五回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一百里。《元和志》卷18五回县:“在五回山东麓,因名之。”次年,迁治五公城(今易县西五十里)。唐末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因在五回山东麓,故名。属易州。次年,刺史田琬以其险隘,东徙于五公城(在今易县西)。唐末省。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一百里。《元和志》卷18五回县:“在五回山东麓,因名之。”次年,迁治五公城(今易县西五十里)。唐末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因在五回山东麓,故名。属易州。次年,刺史田琬以其险隘,东徙于五公城(在今易县西)。唐末省。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元属元江路。明废。大理国置,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元属元江路。后废。
即月支都督府。《新唐书·西域传·吐火罗传》:“显庆中,以其阿缓城为月氏都督府。”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昆都士。
指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公元224年阿尔希达尔推翻安息阿尔萨息王朝,建立了萨珊王朝。都城在宿利城 (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唐永徽二年(651) 为大食 (阿拉伯帝国) 所灭。
宋代名注辇国。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元史·外国传三》:“海外诸蕃国,惟马八儿与俱蓝足以纲领诸国,而俱蓝又为马八儿后障, 自泉州至其国约十万里。……(至元间)占城、马八儿国俱奉表称藩。”《明史·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①西晋置,属乐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南。在寿水之阳,故名。永嘉后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寿阳县。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金属平定州。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
明为小董村。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置沿海巡司于此。
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
清置,属平和县。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安厚圩。因圩场设在文殊庵后而得名。清时有把总驻守。
①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于此置龙津县。②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光县治此。(1)古镇名。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