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
在今陕西省南部。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同书卷12:长安县有高阳原、细柳原。合称五原。
在今陕西省南部。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同书卷12:长安县有高阳原、细柳原。合称五原。
在今河北蔚县北。《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洗利机台 “嘉靖二十三年,敌突犯至此,为烽堠之所”。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1镇安府: 咘桑泉 “在府西北八十里。亦有灌溉之利”。
西汉置,属丹水县。在今河南淅川县西。《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丹水县: “密阳乡,故商密也。”
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境之乌里吉木伦河。《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临潢府有狼河。
西晋太康二年 (281) 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改为西安县。
唐方镇之一。乾元二年(759)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领有汴、滑两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封丘、开封、兰考、尉氏、通许、杞县等地。上元二年(761)废。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二十里沙口集乡。《清一统志·大名府二》:沙口堡“当元城、大名之冲,为要隘处。明嘉靖中建”。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舆地纪胜》 卷 11 庆元府: 梅岑山 “在昌国县。四面环海,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守候风信”。《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补陀落迦山
清光绪元年(1875)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基隆市。九年(1883)改名基隆厅。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基隆(今台湾基隆市)。属台湾府。辖境约当今台湾省基隆市。光绪九年改名基隆厅。
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史记·高祖本纪》:“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欲复战。”即此。《水经·清水注》:“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亦曰大修武。有小故称大。小修武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