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
在今豫、鄂交界的大别山上。南宋绍兴中,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嘉定十四年(1221),金人围光州,进犯五关。五关:一说白沙、土门、斗木岭、黄土岭、修善冲;一说木陵、虎头、黄土、白沙、大城。
在今豫、鄂交界大别山上。五关,一说指白沙、土门、斗木岭、黄土岭、修善冲,一说即木陵、虎头、黄土、白沙、大城。南宋绍兴中,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嘉定十四年(1221年),金人围光州,进犯五关。
在今豫、鄂交界的大别山上。南宋绍兴中,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嘉定十四年(1221),金人围光州,进犯五关。五关:一说白沙、土门、斗木岭、黄土岭、修善冲;一说木陵、虎头、黄土、白沙、大城。
在今豫、鄂交界大别山上。五关,一说指白沙、土门、斗木岭、黄土岭、修善冲,一说即木陵、虎头、黄土、白沙、大城。南宋绍兴中,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嘉定十四年(1221年),金人围光州,进犯五关。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周溪镇泗山。《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都昌县:四望山寨在“县东南六十里鄱阳湖中。宋元时置巡简(检)砦于此,以备逋盗。今废”。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七里。西晋泰始十年(274)筑。《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
元初改巩昌府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漳县、通渭、武山,甘谷等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复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府置,治陇西县(今属甘肃)。为巩昌都总帅府治。辖
即今西藏仲巴县北隆格尔。地处后藏阿里间。《清一统志·西藏》 附属部落: “ (萨噶)西四百二十里,有卓书特部落,乃藏之西界,阿里之东界。”
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东北茅坪镇。《通典·州郡十三》 归州秭归县:“太清镇在县东南八十五里。吴置以备蜀,居三峡要冲,塞山蛮之路寇掠之道。”(1)古镇名。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唐贞观十七年(643年)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明史·地理志》 大余县: “西有郁林镇巡检司,治晶都村,后迁浮江隘,又迁黄泥港”。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后废。
明洪武四年(1371)改龙潭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施州卫。后改属散毛宣抚司。清初改为龙潭土司。明洪武四年(1371
北宋置,属高唐县。即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旧曾置灵县于此。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津关。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在》 卷78夷陵州: 南津口 “在州北二十里。当三峡之口。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故名”。
明置,属永宁州。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安隆乡。《清一统志·安顺府》 “新铺”条下:又有“安笼铺”,旧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