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二郎山

二郎山

①在今四川泸定县东,与天全县交界。历为川、藏路所经之地。海拔3040米。民国刘赞廷《泸定县志》:“本县北由马鞍山绵亘南伸向二郎山至飞越岭。”

②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安定镇南。《方舆纪要》卷57安定县:二郎山“在县(治今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南一里。双峰并立,因名”。


(1)在四川省中西部,泸定、天全、荥经三县交界处。因山上昔有二郎庙,以庙得名。为邛崃山分支夹金山南延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构成。一般海拔 3000 米左右。同名高峰海拔3437米,川藏公路爬越其垭口(海拔2980米)。有针、阔叶林和经济林,林中有珍贵动物大、小熊猫等。西侧有横跨大渡河的著名铁索桥泸定桥。(2)俗称西山。在陕西省神木县城西。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兔沟河汇流于前,古长城穿行于后,东西石壁陡峭,松柏挺立。相传在明代,窟野河水每遇山洪暴发,冲毁大片农田,人们为乞求神灵保佑平安,在此山塑起二郎神像,故名二郎山。又因其貌酷似驼峰,又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来此游山,观其形像一个巨大石笔架,赐名笔架山。依山势修筑了八仙洞、地藏洞、二郎庙、关帝庙、诸神殿、三教殿、祖师庙、玉皇阁、娘娘庙等建筑,错落有致。二郎山秀丽、雄奇,一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


猜你喜欢

  • 南谢漳

    即今河北衡水市东北二十一里南谢漳村。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衡水县图: 东北有南谢章。

  • 文成山

    亦和文城山。在今四川阆中市东。《方舆纪要》卷68保宁府阆中县:文成山在“府东三十里。峰峦耸列,林木葱箐,一峰突出,上有张道陵元都台”。

  • 保牢山

    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保牢山 “昔人保聚其中,以其牢险,因名”。《方舆纪要》 卷81沅州 “明山” 条下: “又保牢山,州(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 东百里。蛮僚据此,资其牢险。”

  • 三甲店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三十里南三家店,南接高碑店市界。《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三甲店“在县(今市东南新城镇)北三十五里,北至涿州之牛道也”。

  • 杨庄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三十六里东杨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东杨庄。集镇名。在江苏省江都市西北部。属真武镇。人口 1200。原杨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产稻、小麦、油菜籽等,实行自流

  • 沐源川

    一作沐川源。即今四川沐川、犍为二县西之岷江支流沐川河。《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南诏酋龙入寇,定边都头安再荣屯于大渡河北,蛮“逾雪坡,奄至沐源川”,即此。古水名。即今四川省沐川县境岷江支流沐

  • 胡浪山

    在今四川冕宁县东南。《元和志》 卷32台登县: 胡浪山 “下有司马相如定西南夷桥,桥孙水以通邛、笮,即此水也”。

  • 飒秣建国

    即康国。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新唐书·西域传》: “康

  • 北石窟寺

    又称寺沟石窟。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五十里复钟山崖壁上。据清乾隆六十年《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及《镇原县志》引自唐碑记载,北石窟为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川刺史奚康生开始建造。分上、中、下三层,南北长12

  • 嘉山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嘉山乡。旧属来安县。清康熙 《滁州志》 卷4来安县: 西北有嘉山乡。集镇名。在安徽省明光市东南部、老嘉山南麓。属张八岭镇。人口1800。为原嘉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因周围山峦重叠,且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