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平县

乐平县

①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后为乐平县,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三国魏改属阳平郡。北齐省。

②东汉建安中置,属乐平郡。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孝昌二年(526)又改沾县为乐平县,治所在今昔阳县西南。隋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移治今昔阳县。北宋属平定军。金属平定州,兴定四年(1220)升为皋州,元初复为乐平县。清嘉庆元年(1796)废。1912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14年改为昔阳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钟离郡。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齐属济阴郡。北魏属济阳郡。北齐废。

④本平陆县,南朝宋元嘉中移乐平县于此。北齐改乐平县,属任城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四十里。隋开皇十六年(596)复改平陆县。

⑤北齐改阳平县置,治所即今山东莘县。北周为武阳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六年(586)复改阳平县。

⑥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乐平市东洺口。《元和志》卷28饶州:乐平县“南临乐安江,北接平林,因曰乐平”。九年(626)废。开元中复置,徙治今乐平市。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乐平州。明洪武四年(1371)复降为县,属饶州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92年改设乐平市。


(1)古县名。(1)东汉建初元年(76年)改清县置,治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属东郡。晋改属阳平郡。北魏因之。北齐废。(2)东晋侨置,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属钟离郡。北齐废。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薛索儿为萧道成所败,自石梁走乐平,即此。(3)北齐改阳平县置,治今山东省莘县。为武阳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复名阳平县。(2)古旧县名。(1)东汉末分沾县置,治今山西省昔阳县。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入沾县。孝昌二年(526年)又改沾县为乐平县,为乐平郡治。北齐移治今昔阳县。隋、唐为辽州治。金兴定四年(1220年)升为皋州。元初复为乐平县。清嘉庆元年(1796年)废入平定州。1912年复由平定州乐平乡析置,治今山西省昔阳县城关镇。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平县重名,改名昔阳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鄱阳县置,治今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畈。九年废。开元四年(716年)复置,移治长乐水口(今众埠镇铜山港口)。后迁治今乐平镇,属饶州。元升县为州,属饶州路。明复降为县,明、清属饶州府。1992年撤销,改设乐平市。


猜你喜欢

  • 柯尔坪

    亦作柯坪。即今新疆柯坪县。《清一统志 ·阿克苏》: 阿克苏西南有柯水坪庄。《清史稿·杨芳传》: 道光六年 (1826) 从征张格尔,“十月,会军阿克苏。柯尔坪为要冲,芳先进,一鼓破之,焚回庄,斩贼酋伊

  • 蒿泽

    即古昭余祁。在今山西介休、平遥、汾阳、祁县之间。《隋书·杨谅传》: 仁寿四年 (604),“谅使赵子开守高壁,杨素击走之。谅大惧,拒素于蒿泽”。即“大昭泽”。

  • 布固图河

    即布古什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流入斋桑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布古什河亦曰布固图河。乾隆二十三年,副都统唐公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率兵追捕土尔扈特台吉舍稜至布固图河。”

  • 括仓山

    即括苍山。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隋书·地理志》: 永嘉郡括苍县有 “括仓山”,即此。

  • 栎阳县

    ①战国秦置,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孝公徙都于此。西汉高帝亦曾以此为都。后属左冯翊。东汉省入万年县。②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万年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北栎阳镇。蒙古至元

  • 峨眉县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平羌县置,为嘉州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九年 (589) 改为青衣县。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元和志》 卷31峨眉县: “枕峨眉山

  • 神溪堡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神溪堡在 “州东北四十里”。

  • 张仪楼

    又名百尺楼、宣明楼、白菟楼。战国秦建,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元和志》卷31成都县:“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城西南楼百有余尺,名张仪楼,临山瞰江,蜀中近望之佳处也。”

  • 附国

    古代部落名,为西羌一支。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隋书·西域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其国南北八百里,东南(西)千五百里。”隋大业四年(609)遣使朝贡。《新唐书·

  • 河曲设治局

    1940年置,驻藏寺 (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1948年裁撤 (省府设置,未经中央政府核准)。1940年置,治藏寺(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1948年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