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泉
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清一统志·武昌府》 引《江夏县志》:乌龙泉“峰回路转处,巨石夹道,或立或伏,其水夏凉冬温,甘甚”。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口1.7万。为原乌龙泉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有两眼乌龙泉水,故名。东临梁子湖。主产稻,盛产茶叶。矿产有白云石、磷矿石、石灰石、耐火砂等。有食品、水泥、磷肥、采石、炼铝等厂。京广铁路、纸贺公路经此。有灵泉山游览区。
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清一统志·武昌府》 引《江夏县志》:乌龙泉“峰回路转处,巨石夹道,或立或伏,其水夏凉冬温,甘甚”。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口1.7万。为原乌龙泉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有两眼乌龙泉水,故名。东临梁子湖。主产稻,盛产茶叶。矿产有白云石、磷矿石、石灰石、耐火砂等。有食品、水泥、磷肥、采石、炼铝等厂。京广铁路、纸贺公路经此。有灵泉山游览区。
西汉高祖吕雉皇后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里。《史记·外戚世家》:“高后崩,合葬长陵。”《集解》引《关中记》:“高祖陵在西, 吕后陵在东。”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十里。《资治通鉴》:唐至德二年(756),肃宗驻凤翔,安禄山“游兵至太和关”。即此。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唐至德二载(757年)肃宗驻凤翔,安守忠攻武功,分兵略至太和关,凤翔大震。
即左贡宗。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
东晋太和三年 (368) 前凉置,治所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北周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临松县(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镇)。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市南部,肃南、民乐等县。北周时废。
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五十里芒场镇。《明史·地理志》 南丹州: “西有孟英山,旧产银。”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四: “有孟英山,在南丹西五十里芒场相近。止产银。永乐中遣中使雷春开矿于此,今所出甚微
亦作肔䏢州。 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 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又名危渡口。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古滹沱河南岸,今名西凌霄。《后汉书·光武帝纪》: 光武自蓟南驰 “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李贤注: “即光武所渡处,今俗谓之危渡口。” 《寰
在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太原府:穴山“在府西弄石县境。有岩洞,可通行舟。或曰即金溪穴中也”。
①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又《晋书·武帝纪》 载:泰始元年(265),武帝受禅即位
即今江西吉安县南高塘乡。清光绪《庐陵县志》 卷3: 高塘市“在县西 (南) 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