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河
亦作阿勒塔齐河。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境。源出乌鲁木齐县南界,北流经乌鲁木齐市、米泉县,至昌吉市北潴于白海子。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1:乌鲁木齐河“源出乌可克达坂,东曰库尔齐勒河,西曰阿勒塔齐河,会以北流是为乌鲁木齐河,河北流径迪化城西红山之麓,东引为鉴湖,博克达山水自东南来入之,又北折西流百五十余里,昌吉河自西南会,合流会于固尔班托罗之泊”。
亦作阿勒塔齐河。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境。源出乌鲁木齐县南界,北流经乌鲁木齐市、米泉县,至昌吉市北潴于白海子。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1:乌鲁木齐河“源出乌可克达坂,东曰库尔齐勒河,西曰阿勒塔齐河,会以北流是为乌鲁木齐河,河北流径迪化城西红山之麓,东引为鉴湖,博克达山水自东南来入之,又北折西流百五十余里,昌吉河自西南会,合流会于固尔班托罗之泊”。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正觉山麓。《明一统志》 卷67: “蜀僖王墓,在华阳县正觉山。” 嘉庆 《四川通志》 卷44华阳县: 蜀僖王墓 “在县东北三十里正觉山”。僖王为第三代蜀王朱友壎,墓由砖券拱砌成,全长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分长沙、湘潭两县置,与长沙县同为潭州治。治所在潭州城 (今湖南长沙市)。元为天临路治。明、清为长沙府治,清又为湖南省会。1912年并入长沙县。古旧县名。北宋元符元年(109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抱黄洞 “在岳麓山万寿宫后。俗传洞有蟒患,晋陶侃射死之。后有道家者流修炼居此,因名抱黄”。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3引 《南岳总胜集》 称: “宋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与钟祥、随州二市交界处之大洪山。《后汉书·刘玄传》: “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 即此。(1)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孤江水南岸表湖。《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表湖市巡司 “在永丰县南二百余里。明置巡司,今因之”。
一名青冈峡。在今甘肃环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开元四年 (716),突厥降户叛,“张知运不设备,与之战于青冈岭,为虏所擒”。即此。
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碉门砦” 条下: “又西有柘木场,亦要口也。明初重茶市。洪武五年,命左都督徐增寿曰: 碉门拒河西口,道路狭隘,跋涉艰难,市马数少。闻自碉门出柘
东汉兴平二年(195)析张掖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日勒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三国魏属凉州。西魏废。东汉献帝时分张掖郡置,治日勒县(北魏改名永宁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属凉州。辖境约当今甘肃
1941年4月晋绥边区由离石县析置,治小东川 (今山西离石县东)。1946年撤销,并入离石县。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离石县东部置东北办事处。以位县东得名。1941年改离东,治小东
①即万世县。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旧唐书·地理志》:“万岁,后周之万县,隋加‘世’字。贞观二十三年,改万世为万岁县。”②明洪武六年(1373)降万州置,属夔州府。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清光绪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