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之罘山

之罘山

亦称芝罘山。即今山东烟台市北芝罘岛。《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三十七年“至之罘,见巨鱼”。《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前94),武帝行幸东海,“登之罘,浮大海”。三面临海,一径南通,实为湾出海中之半岛。湾内即烟台海口。清咸丰八年(1858) 《中英天津条约》签定,开作通商港。严冬不冻,盛夏凉爽。汽船往来渤海者,多先系泊于此,故贸易颇盛。东南与崆峒岛对峙,形势险要,为渤海之咽喉。


古山名。又称芝罘山,在今山东省烟台市北芝罘岛上。三面临海,地位重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封禅书》八神“五曰阳主,祠之罘”,均此。


猜你喜欢

  • 叱日岭

    又名赤日岭。即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青泉岭。《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败成德兵于平山,进攻天长镇,成德帅王镕“出兵三万救之,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北省井陉

  • 刘家口

    一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清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卷6《杂录》:《丙辰日记》云,咸丰六年(1856)三月初三日,“移营刘家口,距郡城四十里,江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刘

  • ①即燕。西周初封国。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附近。②即鄢邑。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史记·韩世家》: 宣惠王十四年 (前319),“秦伐败我鄢”,即此。(1)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郾城

  • 马盘山

    ①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寰宇记》卷84清川县:马盘山“在(龙)州北二百十里。高三千三百丈。重峦叠嶂,为行者之难”。西魏置马盘县以此名。《清一统志·龙安府》:马盘山,“《旧志》在平武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其形

  • 石围口山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石围口山“卓立江口,巉岩峭绝”。

  • 界岭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界岭在 “县西南九十里。南接湖广麻城县界,因名”。②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宜都县: 界岭 “在县北六十里,与夷陵接界而名”。(1)山

  • 牙前县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栖霞三县地析置,治桃村(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因位于牙山之南,故名。1950年1月撤销,并入海阳、栖东、乳山、牟平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

  • 水眼

    即今云南施甸县北水长。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水眼土巡检司。

  • 榆林关

    又称榆关。隋开皇三年 (58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隋末废。唐贞观十三年 (639) 复置,后又废。即“榆关(1)”。

  • 带城桥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跨十全河上。《清一统志》 引 《苏州府志》: 带城桥 “迤逦近府治城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