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洪雅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丹棱县:“取多棱川之名。”大业三年(607)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619)属眉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眉州。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属嘉定府。十年(1377)省入眉县, 十三年(1380)复置,属眉州。《清史稿·穆宗纪》: 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蓝朝柱义军与清军激战,首领蓝朝鼎牺牲于此。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为丹棱县人。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洪雅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丹棱县:“取多棱川之名。”大业三年(607)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619)属眉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眉州。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属嘉定府。十年(1377)省入眉县, 十三年(1380)复置,属眉州。《清史稿·穆宗纪》: 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蓝朝柱义军与清军激战,首领蓝朝鼎牺牲于此。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为丹棱县人。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歇马桥。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昆山县: “歇马桥镇在城东南三十八里。”
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马站村一带。《水经·㶟水注》:如浑水“又径宁光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也,所居故宫矣”。
在今河南正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南龙冈 “在县南三里。势颇高峻,拱峙如屏”。
在今山西晋城市西。《寰宇记》卷44晋城县:“五门山在县西北八里,其山五,似门。”故名。
即今四川理塘县南濯桑。清雍正年间置叠桑土百户。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果城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环绕如城。一名屏风峡山。又名黄茅尖山。山势峻峭。今有黄茅寨守此”。
唐武德八年 (625) 置,治所在南浦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万州。唐武德八年(625年)改南浦州置,治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重庆
①隋仁寿末置,治所在沈黎县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县及泸定、石棉、甘洛等县部分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汉源县 (今四川汉源县北九襄镇)。九年(626) 废。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方舆纪要》 卷108梧州府怀集县: 朝岩 “在县西八十里。岩口幽窄,中甚明敞。其西南三里曰燕岩,石峰峭拔,洞口高敞,中容数百人,燕巢其间,因名”。
即今山东乐陵市南郑店乡。清乾隆 《乐陵县志》 卷1: 郑店镇在 “县南六十里”。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西北部。属郑店街道办事处。人口 5000。原郑店镇人民政府驻地。1933年有郑姓在此开店,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