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澧县

临澧县

①西晋太康四年 (283) 改充县置,属天门郡。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水经·澧水注》: “临侧澧水,故以为名。” 南朝梁以后废。

②1914年改安福县置,属湖南武陵道。治所即今湖南临澧县。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属天门郡。因临澧水得名。南朝梁以后废。(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属常德市。面积1203平方千米。人口 43.5 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安乡、石门、慈利三县置安福县,属澧州直隶州,治所裴家河(在今城关镇)。1914年以其与江西省安福县重名,因袭西晋于澧水流域所置临澧县旧名为县名。1914—1916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常德市。地形区主属洞庭湖平原,处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澧水及其支流道水、澹水、大溪河等119条溪河流贯县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为主,蚕豆、小麦、油菜籽、茶叶、蜜橘次之。系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林产以松、杉、油茶为主,还有楠木、花榈木等名贵树种。名产有天供山中药用蜈蚣。矿产有煤、高岭土、铁、硅砂、铝土、钾、铜、磷、金刚石等。有化工、机械、机电、轻纺、建材、食品等工业。焦柳铁路过县境西北,设龙凤、谭家河、新安三站。207国道纵贯全境,慈澧公路穿越西北。澧水上溯桑植,下航津市;道水在县城以西可季节性通航。纪念地有修梅镇林伯渠故居。古迹有九里楚墓群、古城堤、楚国城址。


猜你喜欢

  • 山阳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二十五年(220),“奉帝为山阳公”。即此。北魏属汲郡。北齐废。②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

  • 皮岛

    即今朝鲜平安北道铁山西南椵岛。 《明史·朝鲜传》:天启元年(1621),“时毛文龙以总兵镇皮岛,招集逃民为兵,而仰给于朝鲜”。又名东江,即今椵岛。在今朝鲜西朝鲜湾内。明天启中,毛文龙据皮岛抗击后金,即

  • 河北山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

  • 虹螺蚬镇

    清置,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镇。

  • 狸头桥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百余里狸桥镇。清光绪 《宣城县志》 卷4: 狸头桥 “在蒋山。里人徐凤建”。

  • 威武军城

    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改渔阳军置,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开元十九年 (731) 废。

  • 东阳郡

    ①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属扬州。治所在长山县(今浙江金华市)。以郡在金华山之阳、縠水之东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衢江流域各市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改名金华郡。隋大业初及唐天宝

  • 白沙堤

    即白堤。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中。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此。即“白堤”。

  • 蓬台 (臺)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水经·小㶟注》: 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 “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魏书·太宗纪》 载: 泰常元年 (416) 十一月,另 “筑蓬

  • 大通湖

    在今湖南南县东南。《清一统志·澧州一》:大通湖“在安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接常德府沅江县界,亦洞庭之一隅也”。在湖南省东北部南县东南。原系洞庭湖一部分,由于泥沙淤塞而后筑堤围垸与大湖分开成内湖。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