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渠城
即临泃城。石赵置,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以临泃水而名。《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六年(350),燕慕容霸伐赵,“收安乐、北平兵粮,与 (燕王) 俊会临渠”。即此。
十六国后赵筑,在今河北省三河市南。因临泃水,亦名临泃城。《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前燕慕容霸将兵二万伐赵,“霸收安乐、北平兵粮,与会临渠”,即此。
即临泃城。石赵置,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以临泃水而名。《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六年(350),燕慕容霸伐赵,“收安乐、北平兵粮,与 (燕王) 俊会临渠”。即此。
十六国后赵筑,在今河北省三河市南。因临泃水,亦名临泃城。《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前燕慕容霸将兵二万伐赵,“霸收安乐、北平兵粮,与会临渠”,即此。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
北魏置,治所在文安县(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川县地。隋开皇初废。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2翁源县:岑水“在县(治今翁城镇)北。源出羊径。一名铜水。可浸铁为铜,水极腥恶。两旁石色皆赤,不生鱼鳖禾稼之属,与曲江县胆攀水同源而异流,入英德县界,会于清溪水”
一名石湖澳。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北石湖。宋熙宁初以石湖村为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四县陆路总要地,置寨戍守。后废。明初置祥芝巡司于此,属晋江县。洪武二十年(1387)移今石狮市东祥芝镇。又称石湖澳,滨海要地
唐天宝二年 (743) 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南四十里。后属鄂州。五代吴顺义七年 (927) 改为崇阳县,徙治今崇阳县。南唐又改为唐年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又改为崇阳县。古县名。唐
又名岢岚河。为黄河支流。在今山西岢岚县南。《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岚漪河“在州城西南。源出州东五十里黄道川北之分水岭,经乏马岭西,与舟道沟水合流,又西南合巨麓岭水,西流经兴县界入大河”。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斗鸡台。大业二年(606)改安丘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属高密郡。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安丘县。
一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 (405—418)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三年 (629)又废。古县名。又作绥成县。东晋义熙中置,治今福建省建宁
又名大龙溪。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三十余里,为渠江支流。《宋史· 度宗纪》: 南宗咸淳三年 (1267),“张钰护合州春耕,战款龙溪”。即此。
北周武帝改晋昌郡置,属瓜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辖境相当今玉门市地。隋开皇初废。北周武帝时改晋昌郡置,治凉兴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属瓜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隋开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