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宁国府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宁国、芜湖、南陵、泾县、旌德、黄山等市县地。明初复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宁国府置,治宣
又作勐混。即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版纳勐昏、勐板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南朝宋改龙冈县置,属桂林郡。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梁、陈间废。古县名。南朝宋永初初以龙刚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属桂林郡。梁、陈间废。
一名平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市西北四十六里平而关,西接越南界。《清史稿·越南传》:乾隆九年(1744),两广总督马尔泰奏言:“至平而、水口两关,通太源、牧马等地,宜设立铁链横江拦截,逢五、十日开一面以通商
北宋置,属通泉县。在今四川射洪县南瞿河乡金龟寺坝。《元和志》卷33通泉县:“赤车盐井,在县西北十二里。”镇设于赤车盐井,故以为名。
唐置,属延昌县。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塞木城。《元和志》 卷3延昌县: “塞门镇,在县西北二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 北宋为塞门砦,属延安府肤施县。
即今福建泉州市北朋山岭。《清一统志·泉州府》:双阳山“在晋江县(今泉州市)北十里,与南安县接界。郡城望之,微有大小, 曰大阳、小阳,南望之则两山并峙。一名朋山”。
亦作三义镇。在今江苏淮阴市西三岔。明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东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汊埠,人口3800。因地处三条河流(东河、西河、外河)汇合处,故名。1899年
即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三十里店张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店张驿 “在兴平县东北三十里店张镇。北通固原,最为冲要。明置驿于此,初曰底张,后改名。旧有驿丞及店张递运所,后裁”。明置,即今陕西省兴平市北店
①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县。在今甘肃山丹县南二十七里。《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在卫东南。”②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南三十五里永兴村。《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永兴堡“正德十年置,嘉靖四十二年、万历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