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都

中都

①春秋晋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晋平公“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取赵中都、西阳”。均此。秦置中都县。

②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四十里。《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即此。《水经·汶水注》:“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 又西南径致密城南。《郡国志》曰:须昌县有致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也。”

③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魏书·地形志》:州有中都城。《水经·沁水注》:沁水“又东径中都亭南”,即此。

④都名。(1)唐因蒲州为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的交通枢纽,开元九年(721)正月升为河中府,建号中都。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七月罢中都,复改蒲州。(2)唐大中十三年(859),南诏王世隆称帝,改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为中都。(3)亦称高丽中都城。即今吉林集安市。《辽史·地理志》:“桓州,高丽中都城。……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4)金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故址相当今北京宣武区西部大半。蒙元初名燕京,至元元年(1264)复名中都。四年(1267)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遂定都于此,即今北京城的前身。元至元九年(1272)改称大都。(5)蒙古世祖中统三年(1262)于隆兴路(今河北张北县)建行宫,至大元年(1308)建中都于此。四年(1311)废。(6)明洪武二年(1369)以太祖生地临濠府为中都,建中都城。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南。有城三重,外城周30.45公里,中城周7.74公里, 内城周3.7公里。内城墙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为我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建筑之一。七年(1374)改府名凤阳。现中都城仅存遗址。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古邑名。(1)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前540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谓陈无宇非卿,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伐取赵中都、西阳”。皆即此。一说在今介休市东南。(2)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次丘村西。《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即此。(2)古都名。(1)唐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为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间交通枢纽,开元九年(721年)置为中都,蒲州改为河中府。同年罢都、府,仍为蒲州。(2)南诏王世隆于公元859年称帝,改国号大理,其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旧名西京,此时改称中都。(3)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隅。城周三十余里,四面城门各三。皇城位于大城内偏西部,内有宫城。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次年,蒙古攻克中都,仍改称燕京。至元元年(1264年)复称中都。四年,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遂定都于此,基本为今北京城的内城。九年改称大都。(4)元至大元年(1308年)于旺兀察都行宫立。在今河北省西北沙城。四年罢。(5)明洪中中武二年(1369年),以太祖生地临濠府(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为中都。

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

明中都遗址图


猜你喜欢

  • 仪真县

    明洪武二年(1369)改真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清雍正元年(1723)改名仪征县。古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真州及扬子县置,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属扬州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

  • 蓬莱阁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清一统志 ·绍兴府》: 蓬莱阁 “在府城内卧龙山上。五代时钱镠建。宋王十朋有赋。元改建蓬莱堂,韩性有记”。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巅。是闻名全国的游览和避暑胜地,背山面水,风景优美

  • 黄沙嶂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嘉应州》: 黄沙嶂 “在州东南十五里。其北面曰清凉山”。②在今广东兴宁市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黄沙嶂 “在县南三十里。高百余丈,周百里”。

  • 大宁郡

    ①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后废。②东魏置,治所在西邸阁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南)。北周废。③唐天宝元年(742)改隰州置,治所在隰川县(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石楼、永和、交口、蒲

  • 皇庄镇

    即今河北三河市南二十里皇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南有皇庄镇。在河北省三河市东南部。面积65.4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皇庄,人口3480。包括后曹庄、西小街、黄庄、德圣

  • 九曲亭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九曲岭。《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九曲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后废。元泰定中重建,名最乐亭,又废。明嘉靖中又建,名怀坡。崇祯中更名怀苏。本朝顺治七年重建”。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 章安镇

    北宋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自西汉至唐初,历为回浦县、章安县治。《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正月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镇”,即此。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椒江

  • 清水河县

    1912年改清水河直隶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绥远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黄河东岸,邻接山西省。属呼和浩特市。

  • 昌松郡

    十六国后凉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寻改为东张掖郡。北魏复为昌松郡。北周废。十六国后凉置,后属南凉。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汉苍松县南十里)。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武威市及其附近一带

  • 上阳

    又名大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区。春秋时为虢国都。《左传》:僖公五年(前655),“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杜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古邑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李家窑村。西周、春秋曾为北虢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