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河

两河

①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西北隅,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2)唐安史之乱后,合称河北、河南两道为“两河”,是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旧唐书·张茂昭传》:“自安史之乱,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父死子代。”(3)宋代合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宋史·李纲传》:“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河东置经制司,……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

②水名。在今陕西商南县南。《方舆纪要》卷54商南县:两河“西入雷家湾,东出金斗沟,斜流百余里。自雷家湾以下名上两河, 自徐家店以下名下两河”。


古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折北至河北省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自北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吕氏春秋·有始览》:“两河之间为冀州”。(2)唐安史之乱后,合称河北、河南两道为“两河”,为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新唐书》专为藩镇中割据最久的魏博、成德、卢龙、淄青、沧景、宣武、彰义、泽潞八镇作《藩镇传》,除泽潞外,七镇俱在“两河”。《旧唐书·张茂昭传》:“自安、史之乱,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父死子代。”(3)宋合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宋史·李纲传》:“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河东置经制司,……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


猜你喜欢

  • 龙洞溪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龙洞乡龙洞水。《寰宇记》卷148夔州奉节县:龙洞溪“在州西一百里。《舆地志》云:永安宫西有南乡峡,峡西八十里有溪,溪中有灵寿木,此即是龙洞溪,善酿酒之村也”。《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

  • 周浦镇

    一名杜浦。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四十里周浦镇。元置下沙盐场及杜浦巡司于此。后盐场徙他处,巡司亦废。明嘉靖中又置三林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周浦镇 “明嘉靖三十四年,倭贼自柘林移据周

  • 后溪街

    即今浙江衢县西南三十四里后溪镇。清嘉庆《西安县志》卷9:城南有后溪街。

  • 乌山县

    唐渤海国置,属庆州。治所当在今吉林珲春市境。辽废。古县名。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东北。属下思同州。后废。

  • 万人城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四十里浈山上。《元和志》卷34浈阳县:浈山“尉佗为城于此山上,名曰万人城”。

  • 卢雒县

    1946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河南卢氏县和陕西雒南县析置,治所在东川街(今河南卢氏县境)。取两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撤销。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6年由河南省卢氏县和陕西省雒南县析置,治今卢氏县东

  • 洭水

    又名湟水、洸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含洭县注: “应劭曰:“洭水所出,东北入沅。” 《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径阳山县南……洭水又径含洭县西……洭水出 (洭浦) 关右合溱

  • 庙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忠孝滩。1935年命名为庙滩。1947年改名忠孝滩。

  • 海昌屯田都尉

    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县(硖石镇) 西南四十里盐官镇南。《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三国吴置,治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属吴郡。隋大业初废。

  • 范河

    即泛河。在今辽宁铁岭市南三十里。《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 “北至挹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 《金史·地理志》: 楼县有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