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堡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
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太祖实录》卷7: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辽阳既下,其辽东之三河、东胜……河东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薙发降”。即此。
北宋康定间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
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太祖实录》卷7: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辽阳既下,其辽东之三河、东胜……河东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薙发降”。即此。
北宋康定间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
吐蕃筑,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二年(1103)收复,改名安疆砦。
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魏书·库莫奚传》:“及开辽海,置戍和龙。”《新唐书·薛仁贵传》:乾封初,进攻扶余城,“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即此。一说《魏书》之辽海,专指辽河上游地区,
南宋淳熙间建。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宋赵汝愚《游鼓山》诗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句。朱嘉爱赵诗,遂书“天风海涛”四字刻石,因以名亭。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南宋
在今北京市西部。古代北京地区第一个人工灌溉渠,为曹魏镇北将军刘靖所筑。分㶟水(今永定河)之流, 自梁山(今石景山)以南,傍河筑坝,障水东下,名戾陵遏。又从戾陵遏以下凿车箱渠,穿行今八宝山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三国志·吴书·韩当传》: “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
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属岷州。治所在和政县 (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保定元年(561) 废。北周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保定元年(561年)废。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平恩县 “有康台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燕慕容农起兵,“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讚、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绥州置,治所在四会县 (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十三年 (639) 废。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南绥州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淮滨县置,属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明洪武初改为桃源县。(1)古县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分宿迁县置,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城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