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属中书省。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聊城、莘县、茌平等市县。明洪武初改为府。自元以后,为南北漕运要冲。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属中书省。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聊城、莘县、茌平等市县。明洪武初改为府。自元以后,为南北漕运要冲。
在今江西新干县西。《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监军城“在县西十里,地名城口。杨吴置制置院于新淦,又渡江而西,置监军营,因筑此城。宋绍定间废”。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蜀镇东北。《方舆纪要》 卷25宜兴县: 赵庄在 “县南三十里,蜀山相对”。集镇名。在河北省藁城市区西北部。属张家庄镇。人口 7300。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纺织、地毯、造纸等厂。通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置,属黔阳县。即今湖南洪江市。因洪江溪而名。明置洪江驿。清置巡司于此。
即烈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晋书·桓温传》: 东晋兴宁三年 (365),“简文帝时辅政,会温于洌洲,议征讨事”。又 《刘牢之传》: 元兴初 (402),司马元显以刘牢之讨桓温,刘牢之 “不得已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资治通鉴》: 唐昭宗景福元年 (892) 三月,西川将李简邀击杨守忠于钟阳,“夏四月,简又破 (杨) 守厚于铜鉾,斩获三千余人,降万五千人,(杨) 守忠、守厚皆走”。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春秋》: 襄公十九年 (前554),“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
春秋时齐犁邑。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又哀公二十三年 (前472),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即此。即“犁(1)”。
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宁路置,属北平布政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寻废。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大宁路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属北平布政司。寻废。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北海中大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大七”。
在今山西怀仁县东三十里西安堡村。《方舆纪要》卷44怀仁县:西安堡“本名西安镇,接应州界,置驿于此。嘉靖四十年筑堡,万历二年、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地平漫,为四通之道。嘉靖二十三年,寇由宣府膳房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