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阵亡烈士墓
又称“小黄花岗”。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先后两次东征。同年12月,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以安葬为国捐躯的师生。纪念坊高约10米,宽约47米,全部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坊额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墓冢呈方形,中央高耸一碑亭,内立有镌着“东江阵亡烈士墓”的碑石。
又称“小黄花岗”。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先后两次东征。同年12月,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以安葬为国捐躯的师生。纪念坊高约10米,宽约47米,全部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坊额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墓冢呈方形,中央高耸一碑亭,内立有镌着“东江阵亡烈士墓”的碑石。
在今新疆昭苏县附近。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特克斯河又东北二十里,伊克华诺辉水入之。……嘉庆六年, (铜厂)又自哈什移于巴彦岱呼巴海(蒙古语:巴彦岱,谓富者;呼巴海,无草木也。谚名曰三道沟)。即伊
①唐开元中置,属剑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嶲州:“西南有昆明军,其西有宁远军。”②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宁四年(897)置宁远军节度,治所在容州(今广西容县)。北宋初废。唐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
又名横头山。即今吉林柳河县东北四十五里亨通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西北有横头山。
清初改锦囊千户所置,属雷州府。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北一百里锦和镇北锦城村。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并入海安营。
亦名王化城。在今四川忠县东皇华村。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建。迁咸淳府及临江县于此。《宋史· 张珏传》: 德祐三年 (1277),“达州降将鲜汝忠破咸淳皇华城,执守将马堃,军使包申巷战死”。即此。
又名赵北口。在今河北安新县东二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赵堡口在 “县东北五十里。易水流经此。《志》 云: 即宋时唐兴口也”。《清一统志·河间府一》: 赵北口 “白洋诸淀之水所汇,旧有堤长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清一统志·泽州府》: 资圣寺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西北四十里。北齐建,号永建寺。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周二百六十三步”。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今陕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三国魏废。
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石牌隘在县东南四十里,路通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