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舒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水经·浊漳水注》:枝渎“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大城县。属勃海郡。东汉建安后为章武郡治,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水经·浊漳水注》:枝渎“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大城县。属勃海郡。东汉建安后为章武郡治,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
在今云南大理市境。《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府志》:“俗曰南诏城。皆南诏备吐蕃所设。一在河尾里,一在关邑里,一在太和村,一在北国,一在蟠溪里,一在塔桥,一在摩用,合羊苴咩城与史城为九。又有金刚城,在点
一名廖城。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0澧州:白抵城“高千仞,四面绝壁,上广十余里。建炎间土寇廖彦据此为城”。
南朝梁置,属安州。治所在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隋开皇时废。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在今四川纳溪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旧县城“元大德中,移县于江北, 以避水害,即此城也。至大初,复还今治。今亦谓之旧县坝”。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狗耳岭在 “县 (治今翁城镇) 西北九十里。两峰并立,状如狗耳。曹溪水出焉,即南华山之支岭也,与曲江县接界”。
即今云南泸西县城。《方舆纪要》卷115广西府:广西城“府治旧在矣邦、生纳二村,无城。明朝成化中,始筑土城,寻圮。隆庆五年, 易以砖石,周三里有奇”。
在今福建漳州市北三十二里石鼓山。陈元光(657—711)字延钜,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少通经史,娴韬略。唐总章二年(669)元光随父领兵入闽;父卒,代领其众,累立战功,授鹰扬将军。垂拱二年(686)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后并于焉耆。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危须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一带。属西域都护。后为焉耆所并。
在今湖南津市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77澧州: 嘉山镇 “亦在州东三十里,有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