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府
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属东京总管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鸭绿江中、下游流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东宁路。
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路。
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属东京总管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鸭绿江中、下游流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东宁路。
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路。
即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东南乾元山。《南齐书·沈驎士传》: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即此。
在今新疆伊吾县西盐池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锡喇盐池 “即沙拉淖尔。《三州辑略》 云: 天山行至巴里坤之东曰盐池山,今曰于黑格山。《新疆图说》: 哈密城东北二百余里盐池水,源出黑格山,东南
即护蜜国。隋、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昏驮多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新唐书·西域传》:护蜜国“或曰达摩悉铁帝,曰侃,元魏所谓钵和者,亦吐火罗故地”。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西娄山。《初学记》 卷8引 《水经注》 曰: “狗山顶上有狗迹。今在临洺县西。” 唐武德五年 (618),太宗亲征刘黑闼,于此立营。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仁布宗。1960年改设仁布县,驻强钦雪。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强钦雪。1960年撤销,改置仁布县。
西汉鸿嘉二年 (前19) 封东平思王子宣为桃乡侯国于此,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四十里南陶。东汉废。西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封东平思王子宣为桃乡顷侯,以故桃邑置桃乡侯国,治今山东省汶上县东
即今广西宜州市东三岔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宜山县图:东有三岔墟。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3) 在喀什噶尔旧城西北建,在今新疆喀什市区西公安处一带。《清一统志·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城曰徕宁,周四里余,东西南北四门,城东有回城。” 道光六年 (1826) 毁于兵燹
即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黑城镇。《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 “黑城子在州西北。或谓之红城子。官军由此讨满四。弘治十四年贼尝犯此,官军败绩。”
①一作沙后所。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沙后所满族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沙河所城“在宁远州西南一百里”。②亦名沙河驿。明置,属广宁前屯卫。治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沙河所站满族乡。明《辽东志》卷2:沙河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