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天目山

东天目山

天目山的东支。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五十里。主峰大仙峰海拔1479米。《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天目山”条:东天目“高三千九百丈,有大仙、将军、宝珠等峰,洗眼、浮玉、白龙、炼丹等池,瀑布、玉剑等泉”。


在浙江省临安市区西北25千米处。为天目山东支。主峰海拔 1479 米。山势雄壮,多飞瀑流川。明袁宏道有诗:“高攀天目山,衣上云雾结。万壑竞雄流,岂与庐山别。”有仙峰远眺、云海奇观、经台秋风、平溪夜月、玉剑飞桥、莲花石座、悬崖瀑布等景。


猜你喜欢

  • 大石谷

    ①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张耆传》:“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

  • 金鸡山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入海口东岸。《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金鸡山 “在定海县之海门。相传山有金鸡,正镇海门”。清薛福成 《笠山宏远炮台铭并序》: “招宝山扼其北,金鸡山峙其南,最据形胜。”②在

  • 延秋镇

    即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十八里延秋村。清乾隆《洛阳县志》卷2:西南有延秋镇。

  • 万安街

    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万安镇。清道光《休宁县志》卷1:万安街在“县东五里, 长三里”。

  • 处州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处州置,至元二十一年(1284)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丽水县(今浙江丽水市西二里。至元二十七年徙治今丽水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改置安

  • 夫余国

    又作扶余、凫臾。在今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后汉书·夫余传》:“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勾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5世纪末亡于勿吉。部分遗民北徙嫩江流域,

  • 鲁甸汛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五里鲁甸乡 (甸心)。清设鲁甸汛。

  • 地平县

    唐武德二年(619)改狄平县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寰宇记》卷140嘉川县:地平县“取天成地平之义”。六年(624)为静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集州。永泰元年(765)改

  • 驳鹿山

    又名驳乐山、福禄山、阳龙山。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元和志》卷37临桂县:驳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驳鹿山,“按《旧经》云: 初元康师居此,唐玄宗赐白鹿,常出入骑之

  • 大加蜡

    即大加纳。今台湾省台北市的旧称。又作大加蚋、大佳腊、大嘉腊。今台湾省台北市的原始名称,系土著平埔族语的音译,意即“平坦浸水之地”。大致包括今台北市区的大部以及内湖区的平原地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