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兴镇

东兴镇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清设协领驻此。民国《呼兰府志》卷1: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兵入犯,官民房舍焚毁无遗”。1928年于此设东兴设治局。1933年伪满改置东兴县。1949年并入木兰县。


(1)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北部、木兰达河上游。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北村,人口 1.1 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协领公署,1927年改东兴设治局,1933年改县。1947年改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改镇。镇东有香磨山水库。是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以林业为主,盛产红松、水曲柳、桦树,并产药材黄柏、刺五加等。森林铁路经此,公路通木兰、庆安等地。(2)在江苏省靖江市西南部,南濒长江。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兴,人口 4000。镇以境内东兴圩得名。清嘉庆四年(1799年)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长江滩涨形成其地。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一年(1850—1872),靖江县衙因台风吹塌,县署曾移驻此镇。抗日战争期间,澄西县委、县民主政府机关,曾搬迁于此。1949年设东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0年惠丰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棉花。有电扇、机械、车锁、造纸、铝合金、电子元件、非标准件等厂。有公路经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西南部、北仑河东北岸。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并有国际桥连接。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教育路。因处北仑河东,为新兴城镇,故名。1950年设东兴市(县级),1952年改为第十区,1958年改设东兴公社。1975年置镇。1957—1979年为东兴各族自治县治,1996年起为东兴市治。境内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市场。手工业发达,有染织、石雕、芒编、家具、麻编等厂。市区整洁,有“北仑河畔卫生城”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西南各省对外通商口岸。现辟为对外通商口岸。(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410平方千米。人口2.3万,93%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达共,人口550。以东兴、西兴两村各取一字得名。1950年为环江县七区,1958年称火箭公社。1959年改称东兴公社,1962年改为区,1968年复为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松、杉、稻、玉米、木薯、油桐、油茶。特产香菇、木耳、灵香草、香猪等。有林场和水电站。为山货集散地。河融公路经此。境内有烈士纪念碑。(5)在四川省荣县北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 9800。镇人民政府驻东兴,人口300。因位于东川水东岸,名东川沟,清嘉靖年间以位居东川水东,寓“兴旺”之意更今名。1949年为东兴乡,1958年改东兴公社,1983年复名东兴乡,1995年置东兴镇。有制茶、制盐等业。为农贸集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密波汛

    亦作密坡汛。清置,属靖远营。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有外委驻防。

  • 忽汗城

    又名东京城,为唐渤海国都。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因城濒忽汗河 (今牡丹江) 而得名。《辽史·太祖纪》: 天显元年 (926) 正月丙寅,“是夜围忽汗城。……辛未,諲譔素服,槀索牵羊,率僚属三百

  • 平顶山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北。《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平顶山在县北三十里,其顶方平。”②在今辽宁抚顺市南。1932年9月16日侵华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于此,殉难三千多同胞。1972年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

  • 崎山镇

    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7应城县: 崎山镇在 “县北二十五里。以在崎山下而名”。明置巡司于此。

  • 延寿县

    ①东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南石油沟附近。北魏废。②1929年改同宾县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取蚂蜒河与长寿山各一字为名。1945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

  • 巫坊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巫坊。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彭湃县曾迁治于此。

  • 双河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657)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贞元中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摄舍提暾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以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初属安西都护府,后

  • 通州关

    明置,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通州关,“ 《志》 云: 在定番州东南百七十里”。

  • 浝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境。《清一统志 · 怀庆府一》: 浝水 “源出济源县西北四十里,绕城北而东合溴河。……按: 刘漪 《浝水论》 云,浝水出莽山,经勋掌村东里许,分为二,……其一东流抵北石村西,又东南至石露

  • 古萧窑遗址

    又名白土寨窑址。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二十六里青龙山南麓。以出产白瓷土著称。建于唐代,出产民用、佛用、建筑用的彩瓷。北宋达到极盛,建窑七十二座,产品畅销今苏、鲁、皖、豫等省。现尚可辨识窑址十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