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京

东京

①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张衡有《东京赋》。

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初罢。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称为东京。《隋书·炀帝纪》:诏杨素、杨达、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五年(609)改为东都。初罢。显庆初复置东都。天宝元年(742)改为东京。上元二年(761)罢。

③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一称东京。武后光宅元年(684)改称神都,神龙元年(705)复称东都。

④唐渤海国五京之一。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半拉城子)。《新唐书·渤海传》:“��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贞元时,钦茂徙都东京。古城遗址尚存。

⑤唐代南诏寻阁劝(808—809)以善阐府(即今云南昆明市)为东京,与其西的阳苴咩城相对而得名。蒙世隆改称上都。

⑥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镇。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

⑦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及北宋皆都此,俗称汴京。金初始正式改为汴京。

⑧契丹天显十三年(938)改南京为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金天会时改为南京。皇统时又改为东京,有东京留守司。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东京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东京为辽阳路。


(1)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又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京。隋文帝罢,炀帝又营洛阳为东京,大业五年(609年)改称东都。(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亦称东京,天宝元年(742年)定称东京。(4)南诏王寻阁劝时(808—809年)以善阐为东京,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旧城南门外。(5)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迁都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改为开封府,建号东京,历汉、周至北宋未改。(6)渤海以龙原府为东京,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7)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故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


猜你喜欢

  • 江渎祠

    亦名江水祠。秦建,为祭祀江(今长江)神庙宇。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汉书·郊祀志》:秦并天下“江水,祠蜀”。隋开皇三年(583)重建。《元和志》卷31成都县:江渎祠“在县南八里”。《寰宇记》卷72华阳县:

  • 康佐寨

    元置,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为康佐副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康佐长官司。

  • 急水溪

    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北。源出县东北白河镇东,西南流至县西南学甲镇北入台湾海峡。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急水溪从大武笼山北,西过大排竹之南,又过下茄苳,经倒咯啯之北,西迤而与啯溪会同入于海。

  • 大阇婆

    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泗水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苏吉丹”条:“打板国东连大阇婆,号戎牙路(注:或作重迦卢)。”

  • 茂山卫

    在今河北易县南。明景泰元年 (1450) 由保定府 (今保定市) 移于此。

  • 教山

    又名历山。亦作殽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山海经·北次三经》: 教山 “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寰宇记》 卷47绛县: “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

  • 肃宁城

    北宋景德二年 (1005) 改平虏砦置,故址即今河北肃宁县。金升为肃宁县。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平虏砦置,即今河北省肃宁县。金升为肃宁县。

  • 武帝山

    在今陕西澄城县东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54澄城县 “壶梯山” 条下: 武帝山 “相传汉武幸梁山时经此”。

  • 礼部牧厂

    清置,属礼部。驻地在查喜尔图插汉池(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察汗泊一带)。《清一统志·牧厂》:礼部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二百二十二里查喜尔图插汉池。东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六十五里”清中叶以后渐废。

  • 渡头墟

    ①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七里,滨沙湾水。清同治 《番禺县志》 卷18: 墟市有 “渡头墟”。②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大江镇西北渡头圩。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新宁县 (今台山市) 有 “渡头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