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丛台

丛台

①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为战国赵武灵王所筑。由数台相连,规模宏大。《汉书·高后纪》:高后元年(前187),“赵王宫丛台灾”。颜师古注:“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在邯郸城中。”《后汉书·马武传》:光武攻邯郸,置酒高会,“独与武登丛台”。《水经·浊漳水注》:牛首水“又东径丛台南,六国时赵王之台也。《郡国志》曰:邯郸有丛台,故刘劭《赵都赋》曰:‘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者也。’今遗基旧墉尚在”。今邯郸市丛台乃后人复修,风景优美, 已拓为“丛台公园”。

②在今河南商水县北二十五里。战国时楚襄王筑。《寰宇记》卷10商水县引郎尉之《陈州旧图》云:“楚王游观弋钓地,或税驾于此。往往有嘉禾丛生, 因以为名也。”


又称武灵丛台。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内。传战国时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为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而建。唐颜师古曰:“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西汉初为赵王宫苑内胜景。更始元年(23年),刘秀拔邯郸,曾与马武登此。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据胜亭于台上。清代屡次修筑。台高7米,长59米,宽22米。向南突出一段长50米,宽10米。台南北均有登道,可拾级而上台顶。顶平坦呈圆形,顶上有赵王宫,又名武灵馆。台西小湖中有亭名望诸榭,系纪念战国时燕将乐毅而建;北边七贤祠,有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和李牧等塑像。为冀南地区胜景。


猜你喜欢

  • 黄巾寨

    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1阳信县 “桑落墅” 条下: 黄巾寨,“相传汉末黄巾屯聚处”。村名。在山东省阳信县东南部。属商店镇。人口753。明永乐年间,因村址系东汉末年黄巾寨兵营遗址

  • 南阳郡

    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前272) 置,治所在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元和志》 卷21:“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

  • 阿难渠

    又名衡漳故渎。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元和志》卷15洺水县:衡漳故渎“俗名阿难渠,……盖魏将李阿难所导,故名”。

  • 贲仑

    (崙) 城 西晋时焉耆国地。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晋书·四夷传·焉耆》: 沙州刺史杨宣经理西域,以张植为前锋攻焉耆国,“军次其国,(龙) 熙距战于贲仑城,为植所败”。

  • 临真县

    北魏太安二年 (456) 置,属定阳郡。治所在真川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村)。西魏属神水郡。北周天和元年 (567) 因稽胡数破县城,遂迁治流川 (今延安市东南临镇),改属徧城郡。隋大业十二年 (6

  • 乌哈尔里克河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为伊犁河支流。清乾隆格瑧额《伊江汇览·水利》:“伊犁惠远城之北为塔尔奇沟,距城九十里,有水二渠,一出于本沟,一出于乌哈尔里克沟,绿营屯田藉资浇灌。”

  • 战国魏邑,即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故城镇。《水经·浊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9),“郑取屯留、尚子、涅”。古邑名。战国魏邑。即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十

  • 飞鸢堡

    在今山西岚县岚城西北六十里乏马岭。《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金升为飞鸢镇。在今山西省岚县岚城镇西北。《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北宋庆历中修葺,以兵戍守。金升为镇。

  • 钧台 (臺)

    一名夏台。在今河南禹州市南。《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夏启有钧台之享”。杜注: “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 《续汉书 ·郡国志》:颍川郡阳翟县 “有钧台”。

  • 葛浪洞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浪洞乡。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北。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