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肥地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民国《开原县志》图:东南有下肥地。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开原县: “县属下肥地,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户数三百,人口一千九百。”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民国《开原县志》图:东南有下肥地。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开原县: “县属下肥地,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户数三百,人口一千九百。”
即今湖南耒阳县东境猴息山。《水经·耒水注》: 耒阳 “县有溪水,东出侯计山,其水清沏,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侯计山在 “县东七十五里。相传诸葛武侯息此计兵。一名侯息山
北宋淳化五年(994)升王朝场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陆城镇。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古县名。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王朝场置,治今湖南省岳阳市东北陆城镇。属岳州。至道二年(996年
即嵴山村。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宋书·孔觊传》: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觊为上虞令王晏所败,二月,觊 “窜于嵴山村。……二十二日,嵴山民缚觊送诣晏”。《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会稽县:塉山村 “在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南沙冈村。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南。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巡检司治此。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寰宇记》 卷112鄂州: “取鄂渚以为州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鄂州。辖境约当今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
①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永安堡乡。明《辽东志》卷3:永安堡“堡北瓮圈山可屯兵,堡东背阴障可按伏”。《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铁场堡”条下:“永安堡在卫西北四十五里。”堡东背阳障堡。
即巴丘城。今湖南岳阳市。即“巴丘城”。
明崇祯九年(1636)建,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海镇)。《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寨“顺治八年设游击驻防。康熙三年设总兵镇守,后移总兵治于碣石,改设副将驻防,复改游击,今改设守备”。
即今四川松潘县南镇坪乡南甲竹寺。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呷竹寺土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