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坑镇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溪水东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萍乡县东南有下南坑。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溪水东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萍乡县东南有下南坑。
即玉局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前)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胡三省注:“玉局化在成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前蜀设道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上、中、下天竺山的合称。周密《武林旧事》卷5:三天竺“自灵鹫至上竺郎当岭止”。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永春县:上达隘在“县西南二十余里白芒坑山后。相近有高平隘,路出安溪打鼓岭,俱嘉靖初筑以拒贼”。
即今青海平安县西南祁家川水(三合沟)。《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安夷川水注之。水发远山,西北流,控引众川,北屈,径安夷城西北,东入湟水。”
一名龙门。即春秋之阙塞。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水经·伊水注》:“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
在今山东滕州市西南二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赵沟泉 “旁有纹沟、三山、五花等泉。旧俱由上沽头闸入漕河。今附南沙河而西北达于运河”。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北魏秀容郡、县均治此。《魏书·太祖纪》:北魏登国八年(393),“元虔等因屯秀容,慕容垂遂围长子”。②一名秀容都。在今山西岚县南。《水经·汾水注》 引《魏土地记》:“秀容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定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元和志》 卷17鹿城县: “取县东故鹿城为名。” 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深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束鹿县。古县名。隋开
指今河南孟县南古黄河中之沙洲。《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529),“尔朱荣与 (元)颢相持于河上。……有夏州义士为颢守河口渚,阴与荣通谋”。胡三省注: “ 《水经注》 曰: 河中渚上有河平侯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沙鹿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沙辘区。连横《台湾通史·建国纪》:南明永历二十四年(清康熙九年,1670)十月,“沙辘番乱,平之”。日本侵占后,初设沙辘区,1920年后改设沙鹿街。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