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
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即宫城,北连禁苑。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曰观风。其内别殿、亭、观九所”。高宗晚年曾住此听政。武则天称帝后也曾在此主持朝政。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水北岸。唐乾封二年(667年)建。武则天尝居此。玄宗时宫女被谪常置于此。白居易有《上阳白发人》诗。
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即宫城,北连禁苑。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曰观风。其内别殿、亭、观九所”。高宗晚年曾住此听政。武则天称帝后也曾在此主持朝政。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水北岸。唐乾封二年(667年)建。武则天尝居此。玄宗时宫女被谪常置于此。白居易有《上阳白发人》诗。
即今越南南岸外之昆仑岛。明王宗载《四夷馆考》卷下:“(外罗山)八昼夜可抵占城海次,十二昼可抵大昆仑山。”
即今宁夏海原县东南九彩乡。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间,是伊斯兰教尕德忍耶门宦七辈教主杨保元及九辈教主杨枝等墓地。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西南呼兰河中流与通肯河之间。后废。
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清咸丰八年(1858)建成。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主要建筑名可楼,底层大厅名可轩。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水池,由环碧廊贯串,构成整体。轮廓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
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城山在 “县东六十里,四山高耸,中宽平如城”。②在今河北井陉县南三十里障城山。《方舆纪要》 卷14井陉县:城山在 “县 (按,在今县西南城关镇) 东
蒙古名额图浑河。今陕西横山县西,无定河上游南支流芦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石窑川河“源出贺佟图山北平地,东南流合数小水,入怀远县(今陕西横山县)边,为恍忽都河,又折东北至波罗营,会海留图河,为无定
①唐置,为羁縻州。治所约在今陕西北部古长城边。②亦作溪弹州。唐永徽元年 (650) 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南戈壁阿尔泰省东南一带。总章二年 (66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
即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北魏太和十五年 (491) 乡县及乡郡徙治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后时改为武乡县。1947年徙今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