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清宫

上清宫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唐高宗乾封元年(666)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故唐代称上清宫为玄元皇帝庙,又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或称太微宫。老子被后人追尊为太上老君,故又俗称老君庙。上清宫金元已废。明伊王(太祖第二十四子朱㰘)妃方氏捐资重修。嘉靖二十四年(1545)道士张玄慕又募钱修建,把梁柱、椽、瓦以铁铸,配殿覆盖琉璃瓦,故明代以后又称上清宫为铁瓦琉璃殿。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殿宇被毁。清代和民国初又予重修。

②在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镇东端。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建。唐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政和中敕改上清正一宫。清名太上清宫。现存部分为清代所建。有福地门、九曲巷、下马亭、午朝门、钟楼、龙虎仙峰、玉门殿、东隐院及元、明石刻等珍品。

③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之高台山上。为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始建于晋,五代前蜀王衍建行宫于此。《方舆胜览》卷55永康军:上清宫“在高台山丈人祠之侧,晋朝立宫于上,夜则神灯遍空。其东北有天师手植栗十七株”。南宋范成大、陆游均曾游览上清宫。范成大《吴船录》:“宫在峰顶,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今宫为清建,左有鸳鸯井,右有麻姑池。顶为呼应亭, 日出、云海、神灯为上清宫三大自然景观。


又称上清观。在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东端。为道教历代天师进行宗教活动场所,两大支派之一正一道著名道观。东汉张道陵后裔世居于此。传始建于西晋,初名传箓坛。唐会昌年间,敕建龙虎山道观,赐名真仙观,武宗亲书匾额。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改名上清观。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上清正一宫”。元至大三年(1310年)改称上清正一万寿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又改称太上清宫,简称上清宫。历经火灾兵毁,仅存元代大铜钟及部分碑刻。


猜你喜欢

  • 鲖阳县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西五十里鲖城镇。《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在鲖水之阳。’”故名。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一年 (591) 复置,大业初属准阳郡。唐初废。

  • 孝义镇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1)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 5030。1949年属文水六区,1953

  • 金殿

    俗称金顶。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天柱峰顶端。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建。面阔、进深各三间,高5.54米,宽4.4米,深3.15米,全为铜铸鎏金。为四坡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殿基为汉白玉雕花须弥座

  • 南交

    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尚书·尧典》: “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沈注: “南交,南方交阯之地。”一作交阯、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一说指今长江下游一带。《尚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 榆木山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 肃州》: 榆木山 “在高台县南四十里。上产榆树,故名。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延长百余里”。

  • 仙都观

    今四川丰都县东北名山上之天子殿(阎王殿)。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酆都)县三里有平都山仙都道观。本朝更名景德。冒大暑往游,阪道数折,乃至峰顶。碑牒所传,前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山得道仙去。有

  • 菟裘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 ‘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杜注: “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

  • 娄亭

    即娄林。在今安徽泗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四年》: “楚人败徐于娄林。” 杜注: “僮县东南有娄亭。” 即此。

  • 甘溪镇

    ①北宋置,属新明县。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②即今江西上饶县南甘溪村。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上饶县南有乾溪。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作甘溪。(1)在湖南省衡东县中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

  • 桑里

    ①即春秋时之桑隧。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 冬,“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 “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