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河
明洪武初开凿。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明一统志》卷6应天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通大江,江中舟泊尽舶此,以避风浪。”
明洪武初开凿。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明一统志》卷6应天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通大江,江中舟泊尽舶此,以避风浪。”
即今波斯湾西岸巴林国。《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有“八哈剌因”。即此。
又名正阳镇。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正阳镇,“《县志》:正阳镇即古颍口,亦谓之西正阳。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即古颍口。隔淮与寿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北二十里望鲁店。《方舆纪要》卷34茌平县:玉楼店“相传鲁仲连所居。亦名鲁连村”。光绪《山东通志》卷36称:“今为望鲁店。”
即今新疆疏附县治托库扎克巴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喀什噶尔:托克萨克“城正西三十里”。1955年疏附县迁治于此”。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佩雷拉克。《元史·亦黑迷失传》:至元二十九年(1292),“军次占城,先遣郝成、刘渊谕降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鲁不都、八刺剌诸小国”。
1914年移贵筑县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 《地理志上册》称: 息烽 “意为烽火平息”。在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属贵阳
亦作郭勒痕、郭勒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北岸哈拉恩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郭勒痕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洱海东岸。《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杨慎 《游记》: “由鸡额山而南,至铁雨崖,云是罗刹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铁以止之,是其迹也。”
一作石罗子。即今伊朗东南部设剌子。《明史·西域传》:失剌思“近撒马尔罕。永乐十一年遣使偕哈烈、俺的干、哈实哈儿等八国,随白阿儿忻台入贡方物”。
即今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支流科克恰河。《新唐书· 西域传下》 俱兰: “南大雾山,北俱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