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畤原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上畤,皆近此原,因名。”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上畤,皆近此原,因名。”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岩州。
①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楼烦县(今安徽颍上县境)。辖境相当今安徽颍上、凤台、怀远等县地。北齐废。②东魏武定六年(548)改颍川郡置,属谯州。治所在黄城县(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三十五里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侧。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 (1404) 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名集贤门,二门名太学门。太学门内的辟雍为
1913年改麻哈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0年改为麻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麻哈州改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驻地杏山镇。因“原名欠雅驯”,1930年更名麻江县。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七十里巴河镇。《水经·江水注》:巴水“又南径巴水戍”。即此。
在今云南永胜县南四十里莨峨村东北峎峨水库。《纪要》 卷117北胜州 “陈海” 条: “州东南三十五里曰㟍峨海, 下流俱入金沙江”。
旧名卢村。明改今名。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四十二里裘村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镇市》 有裘村市。
元至正二十二年 (1362) 朱元璋改西宁府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1912年废。本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西宁府,次年又改为南
北魏太和中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三十四里大营镇。永安元年为汝南郡治。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西北,属汝南郡。北齐废。
又作嘉须白嘎、甲须奔卡、三树边卡。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清乾隆 《西藏志· 程站》: “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 经由结树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