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宋苏轼浚西湖,立石塔为界标,夜月映湖,分塔为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2:“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宋苏轼浚西湖,立石塔为界标,夜月映湖,分塔为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2:“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①南朝陈天嘉元年(560)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汝城县西南)。辖卢阳一县,相当今湖南汝城、桂东二县地。隋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锦州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辖
民国置,即今山东平阴县南孝直镇。清嘉庆《平阴县志》卷3:孝直铺“在城南五十里”。在山东省平阴县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直,人口 9000。传唐时建村,村内有一老人无儿无女,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辖曼乡。清雍正元年 (1723) 置辖漫寨土百户。
一名王洛镇。即今河南襄城县北王洛镇。明嘉靖《许州志》卷1《村镇》:襄城县“王落子镇,在县北二十里”。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据顾野王 《舆地志》 记载: “秦时已有南北宫。” 《史记·高祖本纪》 说: 刘邦曾 “置酒雒阳南宫”。同书 《张良传》 还记载,刘邦曾 “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
即今河南鲁山县东大浪河。《水经·滍水注》:牛兰水“发(鲁阳)县北牛兰山。东南径鲁阳城东,……又东南径鲁山南。水南注于滍”。
在今广东花都市西北三华村。清末革命军攻督署之役,计划悉于此进行。粤汉铁路经此。1937年花县曾迁治于此。
①即赤松子山。在今浙江富阳市东九里。宋《咸淳临安志》卷27:赤松子山“一曰赤亭山”。汉严子陵钓于赤亭,即此。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陇西县:赤亭山“以近赤亭川而名”。《清一统志·巩昌府一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里黄土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黄土堡 “嘉靖三十七年筑,万历十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势平衍,寇骑易于蹂躏”。
亦作楚布寺、磋朴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 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南郊。为藏传佛教噶举噶派玛噶举支派之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