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溪镇

三溪镇

①明初置,属旌德县。即今安徽旌德县西北三十里三溪镇。古称三溪铺,以麟溪、玉溪、丰溪等三溪合流入于徽水为名。《明史·地理志》 旌德县:“北有三溪巡检司。”

②北宋置,属永兴县。即今湖北阳新县西五十三里三溪镇。

③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四十里三溪场。

④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六十里珠溪镇。清道光《大足县志》卷2:三溪场“在县南六十里”。


(1)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北部。面积76.3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溪,人口1430。因徽河在此与麟溪、玉溪合流,故名。为县境古镇,明设巡检司。1949年设三溪镇,1958年后改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双河乡部分村并入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产茶叶、甘蔗、蚕茧。有榨油、机修、刀具、年糕等厂。南雄公路经此。有三溪大桥等古建筑。(2)在湖北省阳新县西部。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溪口,人口 6000。以境内三溪河得名。1949年属阳新县第四区。1952年建立三溪乡,1958年属三溪公社,1984年改置镇。主产稻、棉花、苎麻等,盛产竹木。有机械、纺织、竹木加工、粮食加工等厂。咸阳公路经此。(3)在广东省乐昌市西部、武江上游。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溪圩,人口约1000。因武江亦称武溪,流经镇区附近,河道弯曲呈“之”字形,登座马岭俯视,如三溪穿行于群山之中,故名三溪。1949年属乳源县四区。1951年改属乐昌县五区,1958年属坪石公社。1964年析置三溪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地处坪石盆地西部,属丘陵性河谷。主产稻,并产花生、大豆、苎麻、蚕茧、红瓜子等。有柑橘、李、杨桃等水果及钨和无烟煤等矿。有农机站、船运站、建筑队等业。有公路接107国道。武江可通木船。(4)在四川省金堂县中部。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河场,人口5900。建于清光绪年间,因三条河流汇流于此,故名。1940年为三合乡,1958年为三合公社,1983年改为三溪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置镇。盛产棉花、柑橘。有榨油、罐头、自来水、砖瓦等厂。达成铁路经此。(5)在四川省武胜县东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溪,人口530。因三条小溪汇于此,故名。1949年为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油菜籽、蚕茧、柑橘、鲜鱼。有酿酒、农机、粮食加工等厂。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静岩山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寰宇记》 卷41灵石县: “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

  • 白苟堆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北齐书·尧雄传》:“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即此。

  • 中宿峡

    即峡山。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寰宇记》卷157广州清远县: 中宿峡“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谭子和修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 一宿而至,故曰中宿峡”。

  • 铜山城

    唐贞元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建,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元和志》 卷32黎州汉源县: “铜山城在县西北五十里。” 《资治通鉴》: 唐贞元四年 (788),吐蕃分兵入寇,“五千寇铜山”。即此。在今四

  • 沙坡头

    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四十里黄河北岸。古名沙陀。元代称沙山。清乾隆间改名沙坡头。为腾格里沙漠在西北风作用下形成的连绵不断的移动沙山。现为自治区沙坡头风景名胜区。195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科

  • 北团林子

    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民国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绥化县,在呼兰河上游,旧名北团林子。光绪设厅升府,今改县。”

  • 毛尔盖

    即今四川松潘县西毛尔盖乡(上八寨)。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中共中央在乡北索花寺(毛儿盖寺院)召开政治局会议,继续批判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抗日,史称“毛尔盖会议

  • 朱阳关

    一名朱阳镇。唐置,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新唐书·地理志》:卢氏县“南有朱阳关”。明设巡司,并有千总驻防。清乾隆五年(1740)移陕州直隶州州判驻此。为赴陕之要冲。

  • 贡觉

    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设贡觉委员,属川滇边务大臣,1912年改置贡县。

  • 呼尔

    亦作呼拉玛。 在今新疆巴楚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呼拉玛 “在叶尔羌城东北六百二十里。乾隆二十四年,副将军富德、参赞大臣舒赫德援将军兆惠,破霍集占于此。提督豆斌死焉”。《清史稿·兆惠传》: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