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渡
①在今湖南会同县南。《方舆纪要》卷82会同县:“三江渡在县南五里。”
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三江渡“在县南十里。路通天全六番。《志》云:三江渡水注多功峡,入平羌江”。
①在今湖南会同县南。《方舆纪要》卷82会同县:“三江渡在县南五里。”
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三江渡“在县南十里。路通天全六番。《志》云:三江渡水注多功峡,入平羌江”。
在山西左权县东南。《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山在县东三里,南入潞州黎城县界。”北魏孝昌二年(526)置辽阳县,即以此为名。
即今广西融安县南浮石镇。清乾隆 《柳州府志》 卷6融县: “浮石墟在浮石塘。”
一作雒邑。《史记·周本纪》 载: 武王灭商以后,“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故址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周公在平定武庚的叛乱后营建的成周,亦称洛邑,或称新邑洛,故址在今洛阳市附近。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三里。《舆地纪胜》卷28袁州:毛仙山,“《方舆记》云:昔人行过此山,逢一人遍体有毛,言词聪智,异于凡人,故名”。《方舆纪要》卷87:毛仙山“宋时置毛山驿于山下,为往来通道”。
又名半拉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有唐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古城遗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有宫殿,建筑格局模仿唐朝。村名。在吉林省珲春市区西南部、图们江东岸。属三家子满族乡。人口620。以村北八个相
在今陕西华县西。《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韩建“拥通、沂、、济、韶、彭、韩、陈、覃、延、丹十一王至石堤谷,尽杀之”。胡注:“石堤谷,在华州西。”
北宋置,属元城县。在今河北大名县境。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所在玉沙县(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三市。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湖北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东周廷。道通招远。民国《四续掖县志》卷1作东周廷村, 为周廷乡驻地。
清代称姚哥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十四里姚哥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