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堂
即今河南郏县东南二十六里堂街镇。清道光《直隶汝州志》卷3《市集》:郏县有三教堂。
村名。在山东省茌平县中部偏西。属博平镇。人口450。明洪武年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名大杨庄。原来村中有座老君堂和佛祖庙,清代重修,塑有孔子、老子、释加牟尼三尊神像,名为三教堂。村遂又以庙名。取意“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归一”。产小麦、玉米、棉花、杂粮、红枣等。有苹果。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三教堂庙门旁立碑,上书“孔子回辕处”,至今碑碣完好。
即今河南郏县东南二十六里堂街镇。清道光《直隶汝州志》卷3《市集》:郏县有三教堂。
村名。在山东省茌平县中部偏西。属博平镇。人口450。明洪武年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名大杨庄。原来村中有座老君堂和佛祖庙,清代重修,塑有孔子、老子、释加牟尼三尊神像,名为三教堂。村遂又以庙名。取意“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归一”。产小麦、玉米、棉花、杂粮、红枣等。有苹果。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三教堂庙门旁立碑,上书“孔子回辕处”,至今碑碣完好。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安昌村。《清一统志·潞安府》“神头镇“条下:安昌镇“在(潞城)县西二十里”。(1)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昌,人口 8900。据明万历三十二
①清顺治十二年(1655)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赛汗都兰南。②又称东路左翼中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巴特瑙饶布东。③又称西路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民国《茌平县志》卷2有杜郎口。
又称紫荆关。在今山东今蒙阴县东南四十里,与费县交界处。元时设巡司,明万历间裁。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蒙山上。元设巡检司,明万历间省。
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北七十六里南新乡。《元丰九域志》 卷5: “熙宁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新城。”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巡司于此。明初废。(1)古镇名。(1)北宋熙宁年间降南新县置,在今浙江省富阳
一作赭城。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光启二年 (886),寿州刺史张翱遣其将魏虔将万人寇庐州,庐州刺史杨行愍遣其将田頵、李神福、张训拒之。败虔于褚城”。即“赭城”。
在今浙江平湖市乍浦镇东南海中。以此尝为县治,故曰故邑。《舆地纪胜》 卷3引 《舆地志》云: 故邑山,“山下有城,汉安帝二十年 (按: 当为永建二年之误) 海盐沦陷为湖,移于山傍”。自东汉至晋,海盐县治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资治通鉴》: 北周显德四年 (957),帝攻濠州,“大破唐兵于洞口,斩首五千余级”。胡三省注: “今濠州东九十里有浮山,山下有穴,名浮山洞,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山为浮洞口
即康。清代西藏四部中最东一部。相当今四川康定、理塘、巴塘等县和西藏昌都地区。1924年建西康省,亦简称康。(1)即“康口”。西藏四部之一。其范围约当今西藏自治区东部和四川省西部一带。1924年建西康省
即泉口市。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十六里萧王庙镇。北宋庆历二年 (1042) 建萧王庙,祀县令萧世显,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