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户

三户

①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晋人执戎蛮子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即此。杜注:“今丹水县北有三户亭。”

②津渡名。在今河北磁县西南漳水上。《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同书“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句下,《正义》按:“服虔云:‘三户,漳水津也’。孟康云:‘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东径三户峡为三户津。”

③山名。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七十里三合山。《汉书·郊祀志》:宣帝神爵元年(前61),“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密”。《魏书·地形志》:即墨县有三户山。


(1)古城名。在今河南省淅川县西、丹水北岸。春秋、战国属楚。《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晋人执戎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户”;《水经注·丹水》引《古本竹书纪年》:“壬寅,孙何侵楚,入三户郛。”(今本《竹书纪年》系于周显王二十二年〔前347年〕,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列于魏惠王二十年〔前350年〕)杜预注:“今丹水县北三户亭。”皆即此。(2)古津渡名。在今河北省磁县西南漳河上。《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水经注·浊漳水》:浊漳合清漳又东出山,“又东径三户峡为三户津”。孟康曰:三户,“津、峡名也,在邺西四十里”。皆即此。


猜你喜欢

  • 阳曲县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侍阳。东汉末移治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北魏属永安郡,移治今阳曲镇南。隋开皇六年(586)改阳直县,十六年(596)改为汾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复改为阳曲县,

  • 柳林

    ①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为元游猎之地,并建行宫。《元史·世祖纪》: 至元十八年 (1281) 二月,“辛未,车驾幸柳林”。又 《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春,“大驾出畋柳林,以疾还宫”。

  • 白鹿泓

    在今山西盂县西。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清一统志·平定州》:“白鹿泓在盂县西北三十五里,一名白鹿泉。”

  • 倒水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浮桥河。《水经· 江水注》: “举水又西南径齐安郡西,倒水注之,水出黄武山,南流径白沙戍西,……东南合举水。”长江支流。在湖北省东部和河南省东南。因下游在张渡湖以下,汛期受长江洪水顶托

  • 洭浦关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口镇。《水经·洭水》: 洭水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洭浦故关,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山谷深阻,实禁防之要地也。”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此地山谷深阻,历为

  • 白河

    ①一名白遂河。北运河源流之一,在今北京市东北部。《元一统志》:白河“在(顺)州东二里。古名白遂河。发源自密云界,由本州东南流入通州潞河。水势激冲,沙地疏恶,每岁雨潦暴溢,则泛滥散出,广狭深浅,无有常度

  • 高城镇

    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四里高城镇。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移出山镇巡司于此,改名高城巡司。(1)在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部。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城,人口1680。高城有

  • 汝南埠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六十九里汝南埠镇。《清史稿·地理志》 汝宁府正阳县:“汝南埠,通判驻。”

  • 奇兵营

    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奇兵营 “在仪征县南门外江口。本朝设游击驻防”。

  • 玉窖墟

    即今广东揭阳县东玉窖镇。东接潮州市界。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阳县西南有玉窖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