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山
①即今安徽黟县东北三十里三府尖。黟山主峰之一。《寰宇记》卷104黟县:三姑山“一名吉阳山。在县东一十五里。山有三峰,故名三姑山……有吉阳水出焉。又《新安记》云:天将雨,此山先有鼓角之音”。
②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崎岖列岛中之大洋山。宋《乾道四明图经》卷7昌国县:三姑山“在县西北八百里”。《宝庆四明志》卷20昌国县:“三姑都巡检,治在三姑山。”
①即今安徽黟县东北三十里三府尖。黟山主峰之一。《寰宇记》卷104黟县:三姑山“一名吉阳山。在县东一十五里。山有三峰,故名三姑山……有吉阳水出焉。又《新安记》云:天将雨,此山先有鼓角之音”。
②即今浙江嵊泗县西崎岖列岛中之大洋山。宋《乾道四明图经》卷7昌国县:三姑山“在县西北八百里”。《宝庆四明志》卷20昌国县:“三姑都巡检,治在三姑山。”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山麓有大觉寺、秀峰寺,为旸台山之胜。清《日下旧闻考》卷106引辽僧志延《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旸台山者,蓟壤之名峰。”即此。
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东汉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康县西北平洛。“有蛮夷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属武都郡。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前废。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于此置平洛
一名兀泷古河。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元刘郁《西使记》:“数日,过龙骨河……河西注潴为海。”古水名。《元秘史》作兀泷古河。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乌伦古河。
即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五十四里归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移驻其东二十里之排山驿。
西周属地, 在今陕西商州市境内。 西周《敔簋》: “王命敔追御于上洛、 谷, 至于伊、班。”古邑名。西周时邑,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东。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年(205),“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犷平,乌丸奔走出塞”。即此。西晋废。古
藏语称羌塘或章塘,意为“北方高地”。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唐古拉山间。东西长约2400千米,南北宽约700千米,面积59.7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海拔4500米
北宋建隆三年(962)为银冶,开宝五年(972)升为监,属凤州。在今甘肃两当县东。治平元年(1064)罢监官,属两当县。元丰六年(1083)废。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置银冶,开宝五年(972年)升为
亦作紫大地。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清史稿·骆秉璋传》: 同治二年 (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未及时渡河,遂遭全军覆没。即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安顺场。
清乾隆十三年 (1748) 改洮州卫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卓尼二县地。1913年改为临潭县。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卫置,治今甘肃省临潭县东新城。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