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元镇

三元镇

本沙县地,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


(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塘,人口480。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相传此地曾有过三名状元,故名。原属宣城县。1956年分置三元三乡,1961年设三元公社。1971年改属芜湖县。1984年复三元乡,1998年置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烟叶等。省属九连山茶场驻此。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经此。(2)在重庆市丰都县西北部。面积7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滩山坝,人口870。原余姓人分别在上元、罗家、滩山坝兴场,故称三元。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仁寿乡。1934年建三元乡,1946年合并乡镇后仍为三元乡。1949年又恢复小乡制。1958年成立三元公社,1984年复建乡。1992年三元、乐家二乡合并置镇。产稻、玉米、小麦、柑橘、蚕茧。有酿酒、化肥、粮油加工等厂。丰垫公路贯通全境。(3)在四川省三台县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元,人口 2500。1950年为三元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9年置镇。1992年芦桥乡并入。矿产有石油。有缫丝、机砖、面粉、地毯、预制件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唐巴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龙里县东部、水桥河(三元河)中游、营顶观北麓。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9650。镇人民政府驻三元村,人口2560。清初修建三元河大石桥,三次始成,故称“三元”。1953年建三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油菜籽、烤烟。湘黔、黔桂两铁路并行经此。公路通贵鲇公路。(5)在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道角,人口1010。清初民居尹家河三个圆坝处,称三元坝。1949年设三元坝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设三元乡,1985年置镇。产稻、玉米、小麦及生漆、油桐、核桃。矿产有煤、石膏。有公路通西万公路。


猜你喜欢

  • 水泉堡

    ①北宋置,属会州怀戎堡。即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西北水泉乡。②明置,属永昌卫。即今甘肃永昌县西北七十里水泉。《皇明职方地图》卷中有“水泉守备”。清亦设守备。

  • 独洛河

    亦作独逻河、独乐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突厥文碑作Toghla。《隋书·铁勒传》: “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新唐书·地理志下》: 回鹘 “乌德鞬山左右嗢昆河、独逻河皆屈曲东

  • 浮丘山

    ①在今河北肥乡县南四里。《方舆纪要》卷15肥乡县: 浮丘山在 “县南四里。土阜隆起,高于平地,仅数尺许。或以为古堤遗址”。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隅。《清一统志· 卫辉府一》: 浮丘山 “在浚县西南隅,半在

  • 足木宗

    即角木宗。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又作觉木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城西北足木。1960年与则拉、德木二宗合并,改置林芝县。

  • 齐基郡

    南朝梁置,属益州。治所在齐基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南部地。北周天和四年(569)废。南朝齐置,治齐基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 八角山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方舆纪要》卷43武乡县:八角山“以山形八角而名”。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八角山“在县北八十里,以山岩层峙而名”。《清一统志·巩昌府一》:“在陇

  • 辽阳山

    在山西左权县东南。《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山在县东三里,南入潞州黎城县界。”北魏孝昌二年(526)置辽阳县,即以此为名。

  • 东路右翼前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德勒格尔东。

  • 土楼山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北禅山。因多土楼,故名。《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元和志》卷39湟水县:“土楼山,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下有土楼

  • 青海王旗

    和硕特西前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