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人堆

万人堆

又名万人鼻。在今台湾省基隆港入口西岸北侧海滨。以岸边多海蚀而成状如人体的奇石,故名。基隆港口西防波堤自岬角向北延伸,东与桶盘屿对峙。堤端建有灯塔。


又称罗汉石。在台湾省基隆港口西侧万人堆鼻一带,及港口以东和平岛、八斗子至台北县鼻头角海岸,皆有分布。为沿岸浪蚀台地砂岩地层上含有抗蚀力较强的石灰质砂岩岩块,因被海浪长期侵蚀而成。退潮时,此浪蚀台地上,有如无数人头生成其间;满潮时,浪涛激溅,水雾迷离,远望如浴中人群弄潮戏水,蔚为大观。在浪蚀台地间的地层上,原有甚多纵横交错的节理,因易受海浪刻蚀,成为平行排列呈格子状方块,被称为“豆腐岩”。此海蚀现象,与金山海岸野柳鼻等地所见的奇岩怪石,共同构成台湾北部海滨最具魅力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 乐涫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5北凉录:后凉龙飞二年(397),“时从兄(沮渠)男成, 闻蒙逊起兵,亦合众数千,还屯乐涫,杀酒泉太守叠滕”。《晋书·吕光载记》:“酒泉

  • 伏陆水

    即阿伏斤水。在今陕西甘泉县东北三十里。

  • 通裕支线

    从辽宁锦州西南的女儿河至大窑沟。全长55公里。为京奉路支线。1915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是专为运煤的轻便铁路。1925年被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今为南票铁路的一段。

  • 珉玉坑

    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县: “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

  • 拱宸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明崇祯四年 (1631)建桥。《清一统志· 杭州府二》: 拱宸桥 “在仁和县北新关外,西湖、苕溪诸水汇流于此”。为水陆冲要之地。1949年至 1953 年,杭县曾迁治于此。区片名。在

  • 光川郡

    西魏改建安郡置,治所在京山县(今湖北天门市东北)。北周废。

  • 洛阳桥

    ①一名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与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旧为万安渡,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 (1053)兴建,嘉祐四年 (1059) 竣工。《方舆胜览》 卷12泉州 《桥

  • 五溪山

    ①在今安徽黟县西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五溪山“在石埭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五溪,合流而下。土地肥美,中产巨木”。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三十里五溪桥,西接贵池市界。《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五溪山在“

  • 松源堡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源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松源堡在 “城东北一百七十里。重峦叠嶂,最为险要”。

  • 商河

    在今山东境内。《水经· 河水》: 河水“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郦道元注:“商河首受河水……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径平昌县故城南,……商河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东流注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