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沟镇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三十六里丁沟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甘泉县东北有丁沟。民国《江都县新志》卷2有丁沟镇。
在江苏省江都市中北部、三阳河两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丁沟,人口4400。古名丁沟镇,以“丁”字河流得名。解放初为丁沟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产稻、小麦、大豆、花生、甘薯。有汽车修配、化工、缫丝、液压泵、有机玻璃、高压软管等厂。宜东等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三十六里丁沟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甘泉县东北有丁沟。民国《江都县新志》卷2有丁沟镇。
在江苏省江都市中北部、三阳河两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丁沟,人口4400。古名丁沟镇,以“丁”字河流得名。解放初为丁沟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产稻、小麦、大豆、花生、甘薯。有汽车修配、化工、缫丝、液压泵、有机玻璃、高压软管等厂。宜东等公路经此。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杨家港“沙田多高,旧有港,久淤。万历三十八年,县令李官疏浚,民得灌溉之利”。今已淤废。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宋史·河渠七》:南宋乾道六
清改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司置,属独山州。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后废。清时改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东,属独山州。后废。
即黄石山。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水经·澧水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9均州 “曾河” 条下: “又有浪河,在州东南七十里,亦出太和山,东流入汉。”汉水支流。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东南。源出丹江口市南部红山寺北麓,东北流经白杨坪、
一作晾马台。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亮马台。清光绪 《丰镇县志书》 卷1: 亮马台 “距城一百二十五里”。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雷洞坪至金顶之间的山道。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自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遂极峰顶光相寺。”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1峨眉县:“由雷洞坪
1931年9月由吉安、吉水、水丰等县析置,治南龙(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东南龙)。1934年2月废。旧县名。1931年由吉安县属赣水以东,吉水县属张家渡水南白沙北湖线以南,永丰县属沙溪含下君埠南坑线以
在唐长安城道政坊,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 《长安志》 卷9: 宝应寺 “ 《代宗实录》 与 《会要》 曰: ‘本王缙宅。缙为相,溺于释教,妻李氏,实妾也。大历四年,以疾请舍宅为寺。代宗嘉之,赐以题号。
一作沧海郡。西汉元朔元年(前128)置。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元朔三年(前126)废。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置,治今朝鲜江原道境内,确址无考。元朔三年春废。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