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曾参杀人”。谓谗言一多,使人惑乱。三国 魏曹植《当墙欲高行》诗:“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间,不辨伪真。”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师云:‘浆水价且置,草鞋钱教阿谁还?’”“草鞋钱”原为佛门用语,行脚僧有所谓“草鞋钱”。宋以后成为公差勒索小费的代名词。宋.范成大《催租行》:“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朝,也作‘鼂’‘晁’)往受之。秦时
源见“典鹔鹴裘”。形容穷困潦倒。宋苏轼《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诗:“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
栽种桃树的道士不知到哪里去了。 常用以抒发旧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感叹。语出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清.孔尚任《桃花扇小识》:“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把茅”表示降服的典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尽顺天
同“高阁置”。《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至于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词语高阁】 汉语大词典:高阁
道家谓人有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晋代葛洪《抱朴子.地真》:“师言欲长生,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明代施耐庵《水浒
《后汉书.寒朗传》:“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
同“鹤归华表”。清洪昇《长生殿.哭像》:“蓦地里增悲怆,甚时见鸾骖碧汉,鹤返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