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连蹈海

鲁连蹈海

战国策.赵策三》载,鲁仲连反对尊帝为帝,向辛垣衍指出:“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解为失)而遂正(同政,此指为政、施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从颂,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众人不知鲍焦耻居浊世,则认为他为个人一身而死)。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尚首功,崇尚杀人献首之功)之国也,权(权诈)使其土,虏(奴役)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侠肝义胆,品格极高。魏国派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称帝。鲁仲连面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并坚决表示,如强秦一旦称帝,自己将投东海自尽,誓与秦王不共戴天。

后用为咏高尚之人坚守节义之典。

后汉书.逸民传序》:“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唐.李颀《行路难》:“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主谓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因不畏权贵、不肯做官而闻名于时。蹈,跳。鲁仲连跳东海。史载,战国时齐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扬言,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因以“鲁连蹈海”形容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主张。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原含褒义。描写不在权贵面前改变自己主张。


【典源】《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 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可敢言事?’鲁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亦载,后作“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今译】 战国时秦国发兵围困赵都城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 (一作“新”) 垣衍入邯郸劝赵尊秦为帝。当时齐国高士鲁仲连正在赵国,听说魏将劝赵尊秦为帝,于是去见平原君说:“事情怎么样了?”平原君说:“我哪里还敢进言? 百万大军败于外,现在邯郸又不能解围。魏王派人来令赵帝秦,现这人就在此,我不敢再进言了。”鲁仲连说:“魏客辛垣衍在哪里? 请让我代您驳斥他,让他回去。”平原君即安排鲁仲连与辛垣衍会见,鲁仲连见辛垣衍默不作声。辛垣衍说:“我看处在这围城之中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而先生的样子,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为什么也久处这围城之中不去呢?”鲁仲连说:“世上以为义士鲍焦不是从容而死的,那是错了。秦国,是个不讲礼义只崇尚战功的国家。对待士人用权术,对待百姓象奴仆。如果让它得逞在天下称帝,施行它那套虐政,那我只有投入东海自杀。我不愿意做它的臣民。”后鲁仲连驳回辛垣衍,信陵君又率兵救赵,秦军退去。平原君欲封赏鲁仲连,鲁始终不受,辞去,终身不复见。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正气凛然,不畏强暴,代人排忧解难,功成不受封赏的高风亮节。

【典形】 耻帝秦、从鲁连、蹈沧海、蹈东海、蹈海、挥金、鲁连蹈海、鲁连子、却秦、却赏、谈笑却秦军、鲁连解围、挠赵帝秦、鲁连遗风、鲁连谈笑、蹈沧洲、跳东海。

【示例】

〔耻帝秦〕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四十五:“乌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耻帝秦。”

〔从鲁连〕 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欲乘幽控寂,进绮季于青山; 乐道栖真,从鲁连于沧海。”

〔蹈沧海〕 唐·白居易《赠刘总太尉册文》:“仲连事成而蹈沧海,子房名遂而追赤松。”

〔蹈东海〕 宋·王安石《贾生》:“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蹈海〕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八:“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漂卤之威,不能降西山之节。”

〔挥金〕 明·周庄《送杨石斋》:“握玺惭周勃,挥金缅鲁连。”

〔鲁连蹈海〕 清 · 吴伟业 《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轲宁逃生。”

〔却秦〕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却赏〕 明·陈子龙《咏史》之二:“却赏贵仲连,辟谷怀子房。”

〔谈笑却秦军〕 晋·左思《咏史》之三:“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词语鲁连蹈海】  成语:鲁连蹈海汉语词典:鲁连蹈海

猜你喜欢

  • 冰洁渊清

    犹冰清玉洁。汉 孔融《卫尉张俭碑》:“君禀乾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见“冰清玉洁”。比

  • 绛纱帷

    同“绛帐”。宋钱惟演《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诗:“只待觚棱照初旭,横经还集绛纱帷。”

  • 嗟来食

    同“嗟来之食”。清 陈睿思《赠张永夫》诗:“途穷猒见俗眼白,饿死不食嗟来食。”【词语嗟来食】   汉语大词典:嗟来食

  • 难进易退

    进:指出仕。退:指退隐。 意谓不热衷于仕进,而常思引退。 旧指人品格清高,不慕荣利。语出《孔子家语.儒行解》:“难进而易退,粥粥若无能也。”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

  • 投闲置散

    投,置:放。安置在闲散的位子上,指担任不重要的工作或不担任工作。唐代韩愈《进学解》:“投闲置散,乃分之宜。”分( ㄈㄣˊ fén 忿):本分。宜:应该。并列 投,放。置,安置。闲散,清闲少事。置于

  • 兵行诡道

    《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后以“兵行诡道”谓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水浒传》七九回:“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主谓 指挥作战

  • 自家有病自心知

    比喻自己的心事,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底细,自己最明白。语出明.范受益《寻亲记.遣奴》:“心病还将心药医,自家有病自家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虽然有人数我为‘无病呻吟’党之一,但我以为自家有病

  • 老龙吉

    《庄子.知北游》:“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老龙吉是

  • 沟中断

    《庄子.天地》载:庄子为了说明世人贫富虽有不同,其害生伤性则相同,打了一个比喻:百年老树砍断剖开后,取其一段雕成艺术品,其余断枝残木丢到水沟里,二者遭遇虽不同,但都丧失了树的本来天性。后以“沟中断”比

  • 苦口逆耳

    源见“苦口恶石”。指真诚的规劝。《后汉书.陈忠传》:“虽苦口逆耳,不得事实,且优游宽容,以示圣朝无讳之美。”见“苦口良药”。《后汉书·陈宠传》:“如其管穴,妄有讥刺,虽~,不得事实,且优游宽容,以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