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纳驷
源见“于公高门”。谓门第显赫。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高门纳驷,式居第社之封。”
【典源】 《汉书·于定国传》:“始(于) 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到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今译】 汉代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治狱公正,平反冤屈,郡中曾为立生祠。他住的闾巷大门坏了,同闾的人商议修复,于公说:“将闾门修得高大一些,让大官坐的四匹马拉的高盖车也能通过。我治狱从未有冤案,积下了阴德,后世子孙一定有发达的。”果然于定国位至廷尉丞相,于永位至御史大夫。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有德行,后代发达显贵; 或反用其意,指身境困厄,住居狭陋。
【典形】 大我门、高盖之荣、高闾、高门、高门纳驷、高门庆、门容驷、容高盖、容驷、容驷马、驷马高门、廷尉门高、于公阴德、于门、于门高大、门低不容驷、高门大车、门小愧车马、高门驷马、门大容千驷、驷马高盖、车马高门、于家决狱、于公门户、驷马门、志容驷。
【示例】
〔大我门〕 清·归庄《知家兄尔复生子志喜》:“莫但传先泽,方期大我门。”
〔高盖之荣〕 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 而啮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高闾〕 宋·陆游《幽居》:“蔽床欣卜宅,容驷笑高闾。”
〔高门纳驷〕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既而幽垄埋魂,终降槐庭之赠; 高门纳驷,式居茅社之封。”
〔高门庆〕 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门容驷〕明·袁宏道《为耿华平题先公册》:“家贫自许门容驷,国瑞方知种有麟。”
〔容高盖〕 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容驷〕宋·苏轼《闭户》:“巷僻断非容驷路,肠枯那有蹴蔬羊。”
〔驷马高门〕 金·元好问《与宗秀才》:“驷马高门看他日,始知种德有根株。”
〔廷尉门高〕 清·钱谦益《于广文挽诗》:“廷尉门高犹驷马,广文官冷自寒毡。”
〔于公阴德〕元。揭傒斯《送郑司狱归衢州》:“尽说于公有阴德,掉头相别大江濆。”
〔于门〕 宋·朱淑真《题王氏必兴轩》:“未必芝兰遍谢砌,好看车马集于门。”
〔于门高大〕 元·蒲道源《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雄》:“灵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