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髀肉复生

髀肉复生

又为“髀肉之叹”。由于生活安逸,大腿上赘肉复出。用来表示自叹生活安逸,思图有所作为。刘备(事迹见前“冢中枯骨”条)投奔荆州后,一连几年无争战,生活平平静静。一次他到刘表那儿,中间去厕所,看到大腿上长出许多赘肉,感慨不已,以致流泪。刘表见到很是奇怪,便问他为何哭泣。刘备回答说:“我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上的赘肉都消失了。现在不骑马打仗了,大腿上的赘肉又长了出来。时光飞逝,如今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所以悲伤啊。”

【出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卷32第876页:“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4回:“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待到慨然于‘头颅谁斫’、‘髀肉(又说下去了,尚希绅士淑女恕之)复生’的时候,是早已别有缘故的了。”


主谓 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再不能有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纪》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冗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多用于无所作为方面。


【典源】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 (刘)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 (刘) 表坐起至厕,见髀 (bi) 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今译】 刘备住在荆州刘表处数年,有一次在刘表家作客时去上厕所,见大腿内侧的肉又长出来了,不觉感慨流涕。回到坐位上,刘表觉得很奇怪,问他,刘备回答:“我以前常常身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全消下去了。这几年不再骑马,大腿肉又生出来。日月如飞,人即将老,而功业尚未建立,因此悲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长久安逸,壮志销磨,无所作为。

【典形】 髀满、髀肉、髀肉生、抚髀、拊髀、两髀生肉、摩髀肉、生髀肉、消髀肉、髀生肉、髀肉渐生、髀肉消、髀里肉生、髀肉磨欲透、英雄髀肉生、悲髀肉。

【示例】

〔髀满〕 宋·陆游《七十一翁吟》:“吏部齿摇心怅望,将军髀满泪氿澜。

〔髀肉〕 宋·陆游《双流旅舍》:“每因髀肉叹身闲,聊欲勤劳鞍马闻。”

〔髀肉生〕 金·元好问《出邓州》:“本无奇骨负功名,取次谁教髀肉生。”

〔抚髀〕 宋·陈师道《登冥山》:“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拊髀〕 宋·范成大《满江红》:“击揖誓,空惊俗; 休拊髀,都生肉。”

〔两髀生肉〕 清·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一编落手等性命,两髀生肉徒摩挲。”

〔摩髀肉〕 清·黄遵宪《将应廷试感怀》:“二十余年付转车,自摩髀肉问如何。”

〔生髀肉〕 明·汤显祖《紫钗记》:“鞍安不教生髀肉,檄书端可愈头风。”

〔消髀肉〕 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犹羡愈头风。”


【词语髀肉复生】  成语:髀肉复生汉语词典:髀肉复生

猜你喜欢

  • 伐檀

    《诗.魏风.伐檀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原为《诗.魏风》篇名。后因以为讥刺贪鄙者尸位素餐而贤者不得仕进的典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载云䍐,掩群雅,

  • 林下风韵

    同“林下风气”。明徐渭《跋书卷尾一》:“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见“林下风气”。明·徐渭《跋书卷尾一》:“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是谓秀中现雅。”【词语林下风韵】  成语:林

  • 岁月不待人

    谓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晋代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主谓 时间不等人。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多用于劝戒人们抓紧时机。

  • 蒯缑

    《史记.孟尝君传》:“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索隐》:“蒯,草名……缑谓把剑之物,言其剑无物可装,但以蒯绳缠之,故云蒯缑也。”蒯缑,即以草绳缠绕剑把。宋.陆游《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右臂踊出一

  • 腹为筐笥

    同“腹笥”。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筐笥。”

  • 鲁叟乘桴

    同“孔子思浮海”。宋苏轼《夜渡海》诗:“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 洛下吟

    同“洛生咏”。唐许浑《和李相国》:“虎帐斋中设,龙楼洛下吟。”

  • 去猛虎

    源见“渡虎”。称颂地方官吏德化辖境,除暴安良,政绩卓著。唐岑参《送颜平原》诗:“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 爨下材

    同“爨下桐”。清毛奇龄《听罗牧弹琴》诗之一:“未辨弦中趣,徒怜爨下材。”

  • 寻安道

    同“寻戴”。戴逵字安道。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