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海鸥驯”。宋曾巩《寄郓州邵资政》诗:“形縻甘鹤怨,心泰得鸥驯。”【词语鸥驯】 汉语大词典:鸥驯
同“悬梁刺股”。《群音类选.〈龙泉记.家庭训子〉》:“词翰积如山,要精通,须苦求,悬头刺骨非虚谬。”见“悬头刺股”。《群音类选·〈龙泉记·家庭训子〉》:“词翰积如丘,要精通,须苦求,~非虚谬。”【词语
《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用奔车朽索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并列 比喻时有危险,应多警
参见:东山意【词语东山志】 汉语大词典:东山志
源见“推敲”。谓途中偶然碰到地方长官,得以知遇。宋王庭珪《谒魏彦成郎中》诗:“病夫投老入城闉,到处碰人说使君。岂料骑驴冲大尹,政须扛鼎识奇文。”
《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先民:古时的贤人。适楚:到南方的楚国去。北辕:驾着马车往北行。御善:赶马车的人善于驾车。去:离。后以
表示人的行踪不定,四处飘泊。语出《礼记.檀弓上》:“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唐.席晋《对移乡判》:
源见“方领矩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将使圆冠方领,再行邹 鲁之风。”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言之害,靡独商受之,农受之,工受之,童子受之,今之服方领、习矩步者皆受之矣
参见:天夺之魄见“天夺之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安帝》:“段业,窃也;仲堪,叛也;~,以迷于鬼,而死也固宜。”【词语天夺其魄】 成语:天夺其魄汉语大词典:天夺其魄
源见“姑射”。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宋朱淑真《暑月独眠》诗:“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词语冰肌】 汉语大词典: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