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颐指气使

颐指气使

见“目指气使”条。


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贬义。多用于写倨傲而有权势的人。→颐指进退目指气使 指手画脚 发号施令 ↔降心相从。也作“目指气使”。


以下巴的动向及眼色指挥人谓之 “颐指气使”。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简言 “颐指”。亦作 “目指气使”,即动目以指物,出气以使人之意。

“目指”是以目光 ( 眼神) 指物,那么, “颐指”是什么指呢?是下巴吗?

《急就篇》卷三: “颊颐颈项肩臂肘。”颜师古注: “下颔曰颐。”《说文·页部》: “颔,顄 ( hán) 也。”“顄,颐也。”段注: “颔,口也。…… 《方言》: ‘颔、颐,颌也。南楚谓之颔,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顄即颔,颔训 “口”,则 “下颔曰颐”之 “颐”即为口之下半部,也就是俗所谓之下巴。

因此,“颐指”即言用下巴指挥或指示。头稍微向上一抬,再加以眼神示意或鼻出气息而指挥别人,这就是态度傲慢的 “颐指气使”。


【词语颐指气使】  成语:颐指气使汉语词典:颐指气使

猜你喜欢

  • 秋波

    秋水的波纹,形容美人的眼睛。宋代苏轼《百步洪》诗:“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幼舆:晋代谢鲲的字;谢鲲曾挑逗邻家女子,邻女掷梭打落他两颗牙齿。【词语秋波】   汉语大词典:秋波

  • 风琴

    源见“舜弦”。指古琴。风,南风。宋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借君妙语发舂容,顾我风琴不成弄。”【词语风琴】   汉语大词典:风琴

  • 唱玲珑

    同“唱黄鸡”。宋苏轼《夜饮次韵毕推官》:“红烛照庭嘶騕褭,黄鸡催晓唱玲珑。”

  • 昼锦归

    同“昼锦荣归”。明姚夔《送邹亚卿归省》诗之四:“三十年来昼锦归,山川草木尽生辉。”

  • 化蜀文翁

    源见“文翁化俗”。称美赴蜀任职的地方官。明何景明《送盛斯征巡抚四川》诗:“征南诸亮筹先定,化蜀文翁事更宜。”

  • 鲇鱼上竹竿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

  • 玩日愒月

    同“玩愒”。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之二:“若徒玩日愒月,转瞬之间已成耆耋,可惧也。”并列 愒,贪。贪图安逸,荒废岁月。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之二:“若徒~,转瞬之间已成耆耋,可惧也。”△贬义。多

  • 青衫泪

    源见“司马青衫”。指因同病相怜而感慨身世之悲伤。金吴激《人月圆.宴张待御家有感》:“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 相看烛影

    唐杜甫《羌村三首》诗之一:“妻拏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后因以“相看烛影”感慨时移世变,寄亡国之悲。宋张炎《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

  • 漂母惠

    同“漂母恩”。晋陶潜《乞食》诗:“感子漂母惠,惭我非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