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集蓼

集蓼

《诗.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毛传:“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郑玄笺:“集,会也。”后以“集蓼”谓遭遇苦难。清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序》:“惴惴渊冰,旦夕集蓼……胥今古才人不幸之遭,咸萃一身。”


【词语集蓼】   汉语词典:集蓼

猜你喜欢

  • 伐毛换髓

    源见“伐毛洗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鼎祚《昆仑奴》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性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并列 削去原来的毛发,换掉原来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旧的面貌。

  • 神覆玉衣

    《三国志.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引王沈《魏书》:“(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三国时,魏

  • 南史

    源见“太史简”。泛指直书史实的良史。《后汉书.臧洪传》:“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像,名垂后世。”《南齐书.崔祖思传》:“世无董狐,书法必隐;时阙南史,直笔未闻。”【词语南史】 

  • 象罔索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于

  • 网目不疏

    比喻法令细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网目不疏。’”【词语网目不疏】  成语:网目不疏汉语大词典:网目不疏

  • 揭箧

    源见“胠箧”。指偷盗。也喻抄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词语揭箧】   汉语大词典:揭箧

  • 韫椟

    同“韫椟而藏”。《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久处闺闱,粗通经史,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韫椟之可佳也。”【词语韫椟】   汉语大词典:韫椟

  • 眼中疔

    同“眼中钉”。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词语眼中疔】   汉语大词典:眼中疔

  • 桑田变

    同“沧海桑田”。唐戴叔伦《湘中怀古》诗:“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 星坼

    同“星坼中台”。唐温庭筠《题安丰里王相林亭》诗:“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