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雁默先烹

雁默先烹

源见“木雁”。喻无才者先被弃。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主谓 比喻无能者先被遗弃。语本《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唐·白居易《岁暮》:“膏明自爇缘多事,~为不才。”也作“烹不能鸣”。


【典源】《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

〔雁默先烹〕 唐·白居易《岁暮》:“膏明自��缘多事, 雁默先烹为不才。”〔雁能鸣〕 宋·刘筠《鹤》:“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今译】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到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可是伐木人停在树旁并不砍伐。问他原因,伐木人说:“这棵树没什么可用之材。”庄子说:“这树由于不成材而能活得长久。”庄子出山,住在朋友家里。朋友非常高兴,让小僮杀雁来款待他。小僮问道:“有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雁?”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天山中大树因不成材而得以长久,现在主人的雁却因不能叫而被杀,先生您如何处世呢?”庄子笑着回答:“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乎妥当。但还不行,所以仍不免为忧患所累。”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中庸消极、全身远害的处世之道。

【典形】 悲虚雁、不材木、不鸣烹、木雁、能鸣雁、烹不能鸣、雁默先烹、雁能鸣、能鸣分。

【示例】

〔悲虚雁〕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庄叟悲虚雁,终童漫识鼮。”

〔不材木〕 宋·苏轼《宥老楮》:“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不鸣烹〕 宋·陆游 《书意》:“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木雁〕 唐·刘禹锡《酬乐天醉后狂吟》:“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能鸣雁〕 唐·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烹不能鸣〕 宋·苏轼《椶笋》:“问君


【词语雁默先烹】  成语:雁默先烹汉语词典:雁默先烹

猜你喜欢

  • 处仲唾壶

    源见“唾壶击缺”。谓酒后击唾壶咏诗以发抒壮怀。清赵庆熺《金缕曲.亡友陈小鲁一窗秋影盦词集》词之二:“处仲唾壶成底事,如意铁都敲坏。”

  • 瓜字初分

    源见“破瓜”。指女子十六岁。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主谓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隐年纪,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语本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

  • 公超雾

    源见“五里雾”。泛指云雾。宋陈与义《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 封姨护花

    唐郑还古《博异志.崔玄微》载:天宝中,处士崔玄微独处苑中,有女伴借处歇息,并讲找封十八姨,坐未定,门外报“封十八姨来也”。玄微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后因十八姨持盏时,污醋醋(姓石)衣裳,醋醋

  • 别骓

    源见“虞歌诀别”。慨叹英雄末路,无可奈何。清顾嗣立《宿迁西楚霸王故里》诗:“王霸业成破釜日,英雄泪尽别骓时。”

  • 黑盆冤

    同“覆盆之冤”。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茹( ㄖㄨˊ rú ):吃。 软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 比喻不凌弱畏强,欺软怕硬。语出《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 人云亦云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没有独立的见解。金代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其他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我醉君且

  • 凯风

    同“凯风寒泉之思”。《隶释.汉敦煌长史武斑碑》:“孝深《凯风》,志洁《羔羊》。”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纯孝擗其俱毁,共气摧其同栾。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词语凯风】   汉语大

  • 捕影拿风

    见“捕风捉影”。元·吴昌龄《东坡梦》3折:“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做一场~?”【词语捕影拿风】  成语:捕影拿风汉语大词典:捕影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