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平坑赵

长平坑赵

指战国后期秦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败赵国并坑死被俘赵兵四十多万的事。比喻战败遭屠杀;战争残酷。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国包围韩国上党(今山西长治北),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国,引起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大战。赵将廉颇坚壁高垒与秦军对峙达三年之久,赵王屡次责备廉颇不出战,秦国又派人到赵国行反间计,散布秦国只怕赵括为将,不怕廉颇。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赵王中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赵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退,另布置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赵军被包围,困守46日,赵军粮绝,士卒自相杀食,赵括率兵出战,被射死,赵兵四十多万人全部被俘降。白起认为赵兵容易反覆,如果不杀,会作乱,于是将俘赵降兵四十多万坑杀活埋。赵国从此实力削弱。后以此典形容战败失利。此典又作“秦坑”、“赵坑”、“长平失势”、“降卒秦坑”、“坑赵”。

【出典】:

史记》卷43《赵世家》1825、1826页:“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又《史记》卷73《白起列传》2333、2335页:“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上将军。”“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院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例句】:

唐·杜牧《东兵长句》:“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宋·范成大《清息斋书事》之三:“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 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毒计哀坑赵,淫计虐用鄫。”


【典源】《史记·赵世家》:“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史记·白起列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今译】 战国时秦攻赵,赵将廉颇坚壁高垒与秦对峙,坚守不出,赵王屡次责备。秦又派人到赵国行反间计,散布秦国只怕赵括为将,而不怕廉颇。赵王中计,使赵括代廉颇为将。赵括为将后,出战不利,被秦将武安君白起围困,赵军绝粮,士卒自相杀食,赵括无奈率兵出战,被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人全部投降,白起认为赵卒容易反覆,如果不杀,会作乱。于是将赵降卒全部坑杀活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战败失利。

【典形】 长平失势、阬赵、秦阬、降卒秦坑、赵坑、坑中鬼、赵卒坑、长平败。

【示例】

〔长平失势〕 宋·范成大《清息斋书事》之三:“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

〔阬赵〕 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毒计哀阬赵,淫计虐用鄫。”

〔秦阬〕 唐·杜牧《东兵长句》:“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阬。”

〔降卒秦坑〕 明·陶凯《长平戈头歌》:“当年赵括轻秦人,降卒秦坑化为土。”

〔赵坑〕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猜你喜欢

  • 拔薤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庞参传》:“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庞参)到,先候(探望,问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音xiè,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

  • 从事督邮

    源见“青州从事”。借指美酒与劣酒。宋陆游《初到行在》诗:“首阳 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典源】《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

  • 宣城纪叟

    唐.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此诗或题为《题戴老酒店》,其中不作“纪叟”,而作“戴老”。宣城纪叟,是唐代宣城地方善酿酒的能手。后因用为咏酿酒名手之典

  • 大儿轻孔融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始达救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

  • 全始全终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完美、一致。《三国演义》八六回:“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西游记》六四回:“圣僧不必闲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望卒成之。”见“善始善

  • 垂涎

    流涎,嘴馋的样子。唐代柳宗元《招海贾文》,“更笑遗怒,垂涎闪舌兮。”《三戒》:“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后人也用以形容钦羡、渴望的状态。【词语垂涎】   汉语大词典:垂涎

  • 维桑

    同“惟桑”。唐骆宾王《秋夜送阎五还润州》诗序:“阎五官言返维桑,修途指金陵之地。”【词语维桑】   汉语大词典:维桑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稀疏枝干的投影。暗香:清幽的香气。 稀疏不整的树影倒映在清浅的水底,在黄昏的朦胧月色中飘散着缕缕幽香。 宋人咏梅的名句。语出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刘欣耕《

  • 汲黯卧治

    指汲黯(àn岸)为官用清静治理有成效,汉武帝再调任他为官,借重他“卧而治之”。后以此典比喻地方官吏为政清简,地方太平。汲黯(?——前112年),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生性孤傲,谈吐直率,

  • 中青钱

    源见“青钱万选”。喻应试及第。明周履靖《锦笺记.及第》:“遥看虎榜高悬,高悬;诸公咸中青钱,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