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铤而走险

铤而走险

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杜预注:“铤,疾走貌。言急则欲荫茠于楚,如鹿赴险。”后因以“铤而走险”喻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明史.蔡道宪传》:“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峻青《海啸》四章八:“但他们当中,毕竟大部分是穷苦的劳动人民,而且大部分都是遭受压迫铤而走险逼上梁山的人。”


连动 铤,快走的样子;走险,奔向危险的地方。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柳建伟《天凉好个秋》:“可出县界得要村公所的路条,大印在侄儿手里,一急,就要~。”△常用于因迫不得已而去做危险的事情。→逼上梁山。也作“挺而走险”、“铤鹿走险”、“挺鹿走险”。


无路可走而被迫冒险谓之 “铤而走险”。

“走险”,犹言 “赴险”,走险路、做危险之事。 “铤”为何义呢? 为什么说 “铤”而走险呢?

左传·文公十七年》: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杜预注: “铤,疾走貌。言急则欲荫休 ( 托庇) 于楚,如鹿赴险。”知 “铤”为急切奔跑的样子。急切、慌乱而被迫采取冒险行动,这就是所谓之 “铤而走险”。

“铤”字从 “金”,应为金属器物。 《说文·金部》: “铤,铜铁朴也。”《木部》: “朴,木素也。”段注: “素犹质也。”由此而知“铤”为铜铁质地的器物。

《考工记·冶氏》: “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郑玄注:“杀矢,用诸田猎之矢 ( 箭) 也。郑司农云: ‘铤,箭足入稿中者也。’”孙诒让正义: “稿即矢干 ( 榦) 。箭足著金,惟见其刀,其茎入干中不见者,谓之铤也。”( 引自 《辞海》)

可在 “铤”为箭足的一个部位,因此,可引申为武器。“铤而走险”之徒,必带有武器,即凶器,这是一般常理。我们可以这样新解此语: “铤”,名词活用为动词,“铤而走险”即言被迫带着凶器而冒险行动。

“铤”,亦作 “挺”,属同音假借之例,借字不借词、借音不借义。


【词语铤而走险】  成语:铤而走险汉语词典:铤而走险

猜你喜欢

  • 啜菽饮水

    《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荀子.天论》:“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啜:喝;也指吃。菽:豆类。

  • 诜诲

    源见“螽斯”。指使人不妒忌的教导。宋沈遘《长寿县太君魏氏墓志铭》:“维讽诜诲,克绍厥美,宜其子兮。”【词语诜诲】   汉语大词典:诜诲

  • 柏人诫

    《史记.张耳列传》:“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说王曰:‘……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

  • 熊飞

    源见“非熊兆”。指隐士出山佐世。清 惜秋《维新梦》:“二千余年钧天醉,卿云复旦,才梦见了熊飞。”【词语熊飞】   汉语大词典:熊飞

  • 脊令

    源见“鹡鸰在原”。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脊令,同“鹡鸰”。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词语脊令】   汉语大词典:脊令

  • 画粥

    源见“断虀画粥”。指刻苦生活。清方文《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畜鸡供老母,画粥度荒年。”【词语画粥】   汉语大词典:画粥

  • 假途伐虢

    或作“假途灭虢”。形容因小失大,中人之计。公元前658年,晋献公采纳大夫荀息建议,以良马美玉贿赂虞国国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进行谏阻,但虞君贪图财货,反而和晋军一起征伐虢国,攻占虢国下阳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 ㄌㄟˇ lěi ):堆积。 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筑起。 比喻远大事业是由点滴积累完成的。语出《老子》六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笈七签》卷

  • 无立足之地

    参见:无立锥之地见“无立锥之地”。【词语无立足之地】  成语:无立足之地

  • 颜阖

    源见“颜阖逾墙”。泛指高士。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