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钧天广乐

钧天广乐

史记.扁鹊传》:“(赵)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钧天,天帝所居:广乐,广大之乐。“钧天广乐”指神话中的天上音乐。

文选》汉.张平子(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见“广乐均天”。《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帝之所居。”


【典源】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闲,闲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载。

【今译】 春秋时赵简子患病,昏睡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害怕,请名医扁鹊诊治。扁鹊诊视后,说:“此病调理血脉即可治愈,不足为怪。从前秦缪公也曾如此昏睡,七天才醒。……不出三天,主君一定会苏醒,醒后一定有话要说。”两天半后,赵简子果然醒来,对大夫说:“我梦见到天帝那里,与众神在中央钧天游乐,演奏盛大的各种乐舞,不像夏商周的乐声,非常动人。”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做梦或梦境;也指歌舞演奏,多指宫廷乐舞。

【典形】 帝所钧天、帝乐奏钧天、广乐奏钧天、简子魂、钧天、钧天广乐、钧天九奏、钧天梦、钧天之乐、梦魂归帝所、梦钧天、梦飨钧天、天帝乐、赵简闻乐、赵梦、梦游帝所,奏钧天、钧天梦帝乡、无梦到钧天、歌压钧天、钧天游、钧天奏。

【示例】

〔帝所钧天〕 宋·苏轼《戚氏》:“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

〔帝乐奏钧天〕 唐·司马逸客《雅琴篇》:“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身备王弦。”

〔广乐奏钧天〕 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简子魂〕 宋·刘筠 《刘校理属疾》:“不因九奏清尘耳,天路应迷简子魂。”

〔钧天〕 南朝宋·孔宁子《前缓声歌》:“钧天异三代,广乐非韶夏。”

〔钓天广乐〕 宋·辛弃疾《千年调·开山径得石壁》:“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

〔钧天九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钧天九奏,既其上帝; 葛天八阕,爰乃皇时。”

〔钧天之乐〕 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十二:“臣闻听极于音,不慕钧天之乐; 身足于荫,不假垂天之云。”

〔梦魂归帝所〕 宋·李清照《渔家傲》:“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梦钧天〕 宋·王安石《次韵酬宋玘》:“凿井未成歌击壤,射熊犹得梦钧天。”

〔天帝乐〕 宋·刘钧《灯夕寄献内翰》:“简子最知天帝乐,孟家惟信紫姑灵。”

〔赵简闻乐〕 南朝梁·刘孝胜《升天行》:“赵简犹闻乐,周储固上宾。”

〔赵梦〕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虢蹷赵梦,齐痁秦痔。”


【词语钧天广乐】  成语:钧天广乐汉语词典:钧天广乐

猜你喜欢

  • 不遑启处

    不遑:没有闲暇。启处:意即安居。 言无暇安居。语出《诗.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韩诗外传》卷四:“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

  • 鬼董狐落款

    源见“董狐直笔”。指冥司判官作了不可改变的判决。明汤显祖《牡丹亭.冥判》:“真乃是鬼董狐落了款,《春秋传》某年某月某日下,崩薨葬卒大注脚。”

  • 筑金台

    源见“黄金台”。指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事。喻好贤、求贤。元朱希晦《伤时》诗:“太息有人趋玉食,可怜无地筑金台。”

  • 秦帝鞭驱

    同“秦王鞭石”。元杨奂《通济桥》诗:“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 南犬吠雪

    同“粤犬吠雪”。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 远亲不如近邻

    元.秦简夫《东堂老》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先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后因以“远亲不如近邻”用为比喻遇事互相帮助的典故。陆地《美丽的南方.

  • 五丁开道

    《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又卷九四引同书:“秦惠王欲

  • 孟光妻

    同“孟光”。宋王安中《哨遍》词:“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 婕妤怨

    源见“班姬咏扇”。本为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十八.班婕妤》宋郭茂倩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

  • 桃源洞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遇二仙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