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诤友”,能直言规过的朋友。《荀子.子道》“士有争友,不为不义。”【词语争友】 汉语大词典:争友
唐缺名《十二真君传.许真君》:“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真君弱冠,师大洞君吴猛,传三清法要。乡举孝廉,拜蜀旌阳令,寻以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因与吴君同游江左。会王敦作乱,二君乃假为符竹,求
《南史.甄法崇传》载:法崇的孙子彬,曾以一束苧到当铺当钱。后赎回苧时,发现苧中有五两金子。彬归还原主,当铺以一半金子酬谢,彬坚决不收。汉.韩婴《韩诗外传》载:田稷子为相三年,退休时得到俸禄百镒金。他母
同“咏雩”。《后汉书.仲长统传》:“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词语咏归】 汉语大词典:咏归
参见:敷辨梨楂
同“成风斤”。严复《六十一岁生辰韩生以诗见寄斐然有怀次韵为答》:“淅米非前甑,成风少妙斤。”
源见“楚人一炬”。泛指火。清沈起凤《谐铎.能诗贼》:“自遭家难,所作尽投楚炬。”【词语楚炬】 汉语大词典:楚炬
三教:佛教、道教、儒学。贵贱:高贵低贱。此典指孛术鲁翀以金、玉、五谷为喻,巧妙回答元文宗释、道、儒何为贵的问题。孛术鲁翀(1279-1338年),女真人,邓州顺阳(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初为县儒学教谕、
原意是指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后则泛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荀卿认为,事物的名称并不是本来就合宜的,而是由人们互相约定
《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后以“土壤细流”比喻微小的事物。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窃比附土壤细流之说,为略呈之。”其他